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宏冰
1月22日,中国传统节日“小年”,息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食品产业园内的“酸辣粉小镇”,生产依然热火朝天。
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建的一期8万平方米厂房内,2条智能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随着一桶桶酸辣粉流出,包装车间机器人伸出长长的“手臂”轻轻一抓,在自动封装机器人的精准配合下,一件件产品快速封装、打包、码垛,再被送进成品仓库,等候发往全国各地。
“目前日产酸辣粉96万桶,生产线如果全部建成投产,产量还要再提升5倍。”该公司生产厂长周雪丽说,新建生产线智能化程度高,用工大幅减少,效率成倍提高,综合效益至少提升10倍。
规划建筑总面积22万平方米的酸辣粉小镇,总投资超10亿元,聚集起酸辣粉上下游产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新建的12条智能化生产线及配套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可年产酸辣粉8000万件。目前,一期4条生产线已投产2条,另2条也正在安装调试。
“做酸辣粉,最直接的原因是我家乡盛产红薯。”豫道农业董事长赵豪坦言,近十年来他就干了这一件事,种红薯、做粉丝、卖酸辣粉。
息县气候湿润,淮河穿境而过,两岸土壤肥沃,十分适合红薯生长。2015年豫道农业成立之初,就通过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以东岳镇为核心区,投资建立500亩的脱毒红薯苗育苗基地,带动息县红薯种植规模扩大到20万亩,年产红薯60多万吨,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红薯)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豫道农业生产酸辣粉的优质原料基地。
好麦出好面,好薯出好粉。依托息县丰富的优质弱筋小麦和红薯资源,豫道农业所产的酸辣粉“黑金版”、重庆小面等成为网红爆款产品,还衍生出花甲粉、螺蛳粉、热干面、拌面、河南烩面等即食产品,构建起方便速食产品、休闲产品、大健康产品三大板块,先后捧回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农交会金奖产品”和比利时布鲁塞尔“顶级美味大奖”。
而据息县县长郑春介绍,该县正以豫道农业为龙头,聚力打造中国红薯产品研发基地、中国酸辣粉创新基地和红薯小镇、酸辣粉小镇“双基地双小镇”,力争五年内实现年产值50亿元,十年内壮大成为百亿级产业集群,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豫道农业着眼塑造“国民酸辣粉”品牌,持续举办“豫道·东岳红红薯节”“经典520嗦粉节”,签约奥运冠军田亮,在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等重点区域投放产品广告,冠名广州至成都“豫道号”动车,助力豫道酸辣粉走向国际舞台。
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融合发展,豫道农业全面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线上建强抖音、快手、东方甄选等重点销售平台,加强与董宇辉等知名主播合作,持续巩固线上销售,拉动酸辣粉赛道快速升级,荣获“酸辣粉全国销量第一”认证。线下发展经销商1000多个,推动以息县为起点、信阳为中心的新零售产业项目——豫道酸辣粉连锁店向全国铺开,实现同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
“从息县到许昌,三天一趟往圆通云仓送货,这一个冬天一天也没闲过。”正在酸辣粉小镇仓库装货的运输车驾驶员周玉乐呵呵地说。
而据豫道农业行政人事部经理张慧介绍,为了把豫道酸辣粉第一时间送到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他们已在全国布局息县邮政云仓、许昌圆通云仓和陕西西安中通云仓三大云仓平台。
如今,息县依托资源优势构建“1+3+N”产业布局,突出弱筋小麦主导产业,抓好优质水稻、红薯、花生优势产业,辐射带动种植、养殖和旅游等多种特色产业,扶持豫道农业、宏升粮食、春达食品等企业做大做强,招引今三麦速冻食品、鲍才胜食品、尧舜粮油生物科技等国内知名企业落地息县食品产业园,推动优势主导特色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