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一生都备受聚光灯的照耀,即便在死后,他们的尸体也难以得到片刻安宁。伽利略的尸体在转移时遭遇分尸,而贝多芬的耳骨被割下,以解开他耳聋之谜。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也未能逃脱这样的命运。他1879年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才智。与小学课本中描述的“爱因斯坦小时候总是考一分”不同,实际上在德国的评分体系中,1分是最优秀的,因此爱因斯坦回回都能获得优异的分数。相较之下,一些关于他数学成绩不佳的传闻也是虚构的,事实上,爱因斯坦在数学方面表现出色,12岁自学几何和高数,15岁就掌握了普通人要到19岁才学到的微积分。
他的成就在长大后更为惊人,26岁提出了光量子假说,36岁完成广义相对论,42岁因解释光电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5年,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去世,享年76岁。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医院度过,照顾他的医护人员只懂英语,而他留下的遗言却是德语。由于语言不通,爱因斯坦的最后两句话成为永远的谜。爱因斯坦预先准备了遗嘱,要求不要搞大张旗鼓的葬礼,也不要建墓碑和墓地,只希望火化处理。
然而,他的逝世并未让他安息。验尸的医生托马斯·哈维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带走了爱因斯坦的大脑,将其切成240块切片,并浸泡在福尔马林中。这一行为引起了公愤,哈维最终被医院开除。爱因斯坦的家人对此表示强烈反感,托马斯试图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但他的妻儿却离开了他。不经家人同意,托马斯将大脑私藏,受到各界的谴责。最终,他在电话中向爱因斯坦的儿子承诺,大脑只用于科学研究,并且研究结果只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才得到了允许。
展开全文托马斯带着爱因斯坦的大脑四处漂泊,生怕有人偷走。然而,他花费了43年时间研究,最终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重1230克,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重要发现。他将大脑切片分给了德国、中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希望通过众人之力取得研究成果。2007年,托马斯去世,爱因斯坦的大脑最终回到了普林斯顿大学,而这位伟大科学家终于得到了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