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位于蚌埠高新区硅基产业园内,安徽潇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仍是一片忙碌,百余台(套)数控机床正在赶制华为、小米等手机中框订单。
“项目从签约到试产只用了35天。”安徽潇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东雷告诉记者,35天里,企业与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全交给了蚌埠高新区派来的“全职服务员”。
设立制造业项目“全职服务员”、建立“营商环境体验员”“千企万众评科长”等社会监督机制、挂牌成立全省唯一单独运行的市级营商环境机构——蚌埠市营商环境局……近年来,蚌埠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广开言路 一口收办
营商环境好不好,经营主体说了算。蚌埠采取广开言路、一口收办,解决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
2024年5月底,蚌埠市营商环境局挂牌伊始,即推出“营商环境体验员”制度。全市选聘企业负责人、商协会成员等30名体验员,以企业第一视角,沉浸式体验,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请他们来,就是作为党委、政府观察营商环境的‘眼睛’,真体验,真找茬,优化蚌埠营商环境。”蚌埠市营商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收集到体验员反馈的意见建议,转办各责任部门进行处理。
同时,蚌埠市在2024年持续开展“千企万众评科长”工作,确定涉及营商环境的41家单位165个科室参加2024年评议。该市以“评议”传导压力、推动工作,向企业、群众收集评议意见,向“虚、躲、冷、粗、假”等五大作风顽疾开刀。
市级层面,蚌埠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开展“亲清有约”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各县区立足本地实际,纷纷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平台:“禹您有约”“蚌闪办”“五来办”……通过综合受理、数据共享、一网集成等方式,征集企业诉求,提升服务质量。
对于全市各渠道收集的企业诉求,蚌埠市各级营商环境部门一口收办,并于1个工作日内,通过“挂号平台”(为企服务平台)分办交办至办理单位。
全职服务 全程跟进
“双招双引”、签约落地、开工运行,政务服务往往多头包保,可能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现象。
蚌埠统筹好企业帮扶、项目调度等各类包保联系机制,在项目签约后明确“全职服务员”。
2024年6月,安徽潇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落地蚌埠高新区,项目入驻伊始,面临水电、消防、环评、能评等问题。该区党工委组织部派来了“全职服务员”孟洁,第一时间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当天签约,当天完成工商登记、营业执照、税务登记、银行开户办理。”孟洁告诉记者,在项目落地保障过程中,她协调供电公司,6天正式接通用电;会同人才中心解决了招工用工问题;沟通城乡建设局通过公租房、保障房解决了员工住宿问题……真正让企业能够将时间、精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在生产管理上,实现了签约35天即试产的速度。
截至目前,该市332个重点制造业项目配齐“全职服务员”。同时,明确“全职服务员”在项目全过程帮办代办服务、对接联系和企业诉求解决等方面的责任,打通为企服务“最后一公里”。
展开全文安徽博泰塑业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获评“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根据政策,企业纳入专精特新贷款企业白名单,但企业在办理贷款时发现征信异常。该市营商环境局邀请企业、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共同解决了问题。
蚌埠市营商环境局业务负责人表示,企业的满意度来自于获得感,来自于细、小、微、实处问题的解决。
投资增长 项目提速
以“评议+提升”转变工作作风、以“清单+闭环”解决企业诉求、以“招引+服务”推动项目建设。据了解,蚌埠市新兴产业项目签约到开工、开工到投产平均耗时分别快于全省8.9天、17.7天。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连续5个季度居全省前4位。
安徽宝钢制罐有限公司在怀远县投资建设智能化铝制两片罐项目,按照“免申即享”政策,企业奖补资金无感化一键送达。资金有保障,该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实现项目投产即达产,单月产值已突破5000万元。
响应企业的共性诉求,蚌埠经开区由园区代建包括表面处理中心、大宗气站等,企业“拎包入住”即可共享这些生产服务。目前,园区已孵化出包括芯动联科、希磁科技等国内智能传感产业龙头企业,更多上下游企业正纷至沓来。
良好的营商环境,得到了正向回馈。2024年,蚌埠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创2019年以来最高水平;新增经营主体6.4万户,总数42.5万户、增长6.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0家,其中项目入规65家,全省第四,实现2025年以来最高水平。(强飞)
·短评·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有更稳定的预期。蚌埠市聚力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设立营商环境局等务实措施,实现专职、专人、专心干好关键事,助力更多企业在此畅快成长、专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