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汉字也是中华民族传承千万年以来的文化瑰宝。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开始,汉字也经过了许多次的变革,如今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华人同胞生活的身影。因此中国话和中国文字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这些年由于我国的高速发展,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更是越来越广泛。
目前在世界上,除了我国之外,还有一些国家与地区也将中文作为官方语言,这无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其实现代人使用的都是经过简化以后的汉字,像离我们较近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大多使用的都是简体汉字。但是,你知道吗?在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人们之间依然保持着使用繁体字的习惯,为什么他们没有像其他地区一样,改用简体字呢?
一、中华民族文字的起源
我们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光辉历史,中华民族的文字也同样历史悠久,据史学家们推测,中华民族文字的演变历史已经过了六千年以上。像中国人都熟知的仓颉造字的传说,就被认为是最早的汉字起源,也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在我国考古史上所出土的文物中,见到的最早的文字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不过由于考古早期,人们并不知道这些骨片是做什么用的,所以因此被损毁了许多。后来经过考古学家们紧急抢救,现在幸存的刻有甲骨文的骨片大概有十几万,通过仔细辨认,总共发现了四千五百多个不同的文字。可是因为距今已经过去了三千多年,这些文字当中有大部分至今人们仍然不解其意。
据说甲骨文是殷商时期,人们用来占卜所用的文字,因此也被叫做“契文”。从此之后,历朝历代都对文字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比较为人熟知的就有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等,许多种类。
如今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为了生活的便利,将古人习惯用的繁体汉字经过了大量简化,形成了现在的简体字。不过古时候所遗留下来的各类字体依然在书法界大放光芒。
二、汉字简化的历史
在我国近代时期,正处于文言文与白话文交替的时代,为当时的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后来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就发起了白话文运动,由更加直白易懂的白话文来取代以前的文言文,鲁迅先生就是这场文字改革的代表。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普通老百姓中的文盲非常多,许多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更不要说晦涩难懂的繁体字。
因为繁体字不好辨认,更加不利于书写,于是我国就全面出台了《汉字简化方案》,对以前的繁体字进行了简化,让人们学习起来更加便利。在汉字简化改革之后的两年,又进一步推出了汉语拼音字母,让人们辨认文字有了一个好帮手,也为新中国发展中的扫盲运动奠定了基础。
三、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区为什么使用简体字?
如今在我们中国境内,大家平常使用学习的都是简体汉字,不过繁体字也并没有被废除,书法作品中常用的就是繁体。新加坡境内有许多的华人子弟,也因此养成了良好的汉语环境,因为新加坡的各地移民较多,所以语言也相对比较纷杂,如今汉语也是新加坡的官方用语之一。
在早期普通话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因为繁体汉字不好写,因此新加坡自己也进行了汉字简化行动,后来在中国进行汉字改革之后,他们又将中国的简体汉字与汉语拼音全部引入了国内,并且大力推广。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情况不太一样,之前马来西亚政府是阻止人们学习中文的。不过后来随着华人数量的增多,使用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最终逼的当地官方不得不承认简体汉字的存在。
四、港澳台地区的人为什么不习惯用简体字?
香港和澳门因为曾经是他国的殖民地,所以人们长期都保持着使用繁体汉字的习惯,虽然后来回归了祖国,但是已经错过了我国的汉字改革运动,所以使用繁体字的习惯也就一直保留了下来。而台湾地区因为一直不想融入祖国,所以也坚持使用繁体字来表示他们的特立独行,当然就更不会推广简体汉字了。
综上所述,我国大力推广简体汉字,也是为了让人们的学习工作更加方便。不过繁体字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并没有被舍弃,如今我国境内依然是繁体与简体共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