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多重视钱学森?周总理两次破例给特殊待遇,去世后国葬待遇

fjmyhfvclm2025-01-19  18

2009年10月31日,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这一天北京居然下起了大雪,仿佛向这个为祖国奉献一生的可敬的老人致哀,

钱学森的葬礼上棺盖党旗,三军仪仗队抬棺,葬礼规格堪称国葬。

这个荣誉钱学森值得拥有,

钱学森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国防事业,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载人航天开创者,钱学森堪称国士无双。

时光流转回新中国成立那一刻。

坎坷归国路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新中国成立,并号召海外学子积极归国参与建设祖国,

这个消息传到美国后,无数海外游子准备动身回国,包括

钱学森

。当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后,钱学森激动地对妻子蒋英说道,

我们要回国了

此时的钱学森在美国的地位非比寻常,年仅

38

岁的他就已经是美国科学界的一颗明星,麻省理工教授,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美国空军、海军特别顾问,世界著名的火箭专家、航空专家、喷气动力专家,著名科学家冯·卡门的爱徒,可以说在美国功成名就。

美国人对钱学森有多重视?

破例授予钱学森空军上校之职,自由出入五角大楼,而且钱学森还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一个贤惠的妻子,一双可爱的儿女。这种待遇,相信很多人都不舍得放弃,但

钱学森却只想着回国,建设强大的祖国,因为他知道,只有科技才能从中国强大,这也是他和无数海外游子在美国的目的。

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曾这样评价钱学森:

无论在哪里,钱学森都值五个师

。这句褒奖的话没毛病,美国有多重视他,中国则会倍加重视,从钱学森回国后的待遇可知一二。但就是这句话让钱学森的归国路推迟了5年。

1950年的美国,

麦卡锡主义

盛行,任何人只要被怀疑是共产党都逃不了好,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国内掀起了一股针对中国人的风潮,那就是逼迫中国学子效忠美国政府,出身中国的钱学森被怀疑是共产党人,而被美国政府吊销参与机密的资格证,美国人的无耻嘴脸可见一斑。

钱学森愤而辞职,很快打包好所有的行李携带妻儿准备回国,然而在港口登船前,却被美国移民局扣留,理由是

钱学森盗窃美国机密文件回国,于是将钱学森关入特米那岛上的监狱14天。

钱学森被非法扣押的一个月内,饱受折磨,每天都是闪耀的探照灯照着他,不允许他睡觉,并不时制造噪音,这样的煎熬让钱学森备受痛苦,一个月内他本人瘦了30斤。

钱学森被捕后,

蒋英

到处求助,幸好钱学森的导师

冯·卡门

,出面花费1.5万美金天价保释金,将钱学森保释了出来。钱学森被捕期间,他的家被抄了,他打包好的行李,以及800公斤的书籍和笔记本,都被没收翻看多次,证明没有任何机密资料。钱学森被美国政府诬陷了。

钱学森出狱后,却发现被美国政府特工24小时监视着,并被要求每月都要向移民局汇报,钱学森倍感沮丧,他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他

后悔为什么要意气用事,要留在美国自证清白,而不是早早动身离开美国。

钱学森也想过向国内求援,但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让这一切都艰难无比,但钱学森被迫害的消息还是传回了国内,国内科学家纷纷谴责美国政府的无耻,中央对此也高度重视,关心钱学森一家,并谴责美国政府无故非法监禁他人,然而都没有用。

1954年,钱学森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照片,于是钱学森决定向父亲的这位老朋友写信求援,期望政府可以帮助他回国。求援信几经周转到达陈数通的手中,陈叔通赶紧向周总理汇报。中央知道后,对于被美国囚禁的这批留学生和科学家万分担心。

但直到当年日内瓦会议上,才找到了契机,那就是商讨朝鲜战场上战俘交换的问题。

周总理提出用美国飞行员交换美国羁押的中国留学生和科学家,并点名必须要有钱学森。并经过多轮艰难谈判,终于钱学森一家被允许回国了。

1955年8月4日,钱学森被告知可以回国后,非常激动,一刻都不想耽误,他实在是受够了无耻的美国政府,但在回国前,钱学森还是看望了他的导师冯·卡门。

冯·卡门问钱学森,

你回国能干什么?种苹果吗?

钱学森则回道,

如果国家需要,我愿意去种苹果,科学家是有国界的,我的根在中国,我必须回去。

看到钱学森如此决绝,冯·卡门知道他劝不了一个爱国者,于是不再劝他。

9月17日,钱学森一家登上了前往香港的“

克利夫兰总统号

”邮轮。这次,他没有带任何笔记,以免无耻的美国政府再次诬陷他。在离开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钱学森,

你还会回美国吗?

他回答道:“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我没有理由再回来,这是我想了很长时间的决定。我打算尽我最大的努力建设自己的祖国,以便让他们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国家重视

10月8日,在海上漂泊20天的钱学森一家从香港入境进入深圳,当晚到达广州,陈毅副总理让中科院的专家在广州接待钱学森,一路陪同他在南方考察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尽快

熟悉国家的科研情况

在南方一路熟悉祖国山川,和考察国内情况后的钱学森一家,在20日回到北京,一回到北京,就受到中科院的热烈欢迎。11月1日,

中科院在北京饭店,为钱学森一家接风,

在北京的著名科学家几乎都到了,包括钱伟长、竺可桢、吴有训、周培源、叶企孙、华罗庚、茅以升等人。

随后,

钱学森被陈毅副总理接见,并被任命为力学研究所所长

,这与钱学森的想法完全不一致,他以为他的工作是进行火箭和导弹的研发。但钱学森并没有说出来。

之后

钱学森开始前往东北考察中国的重工业

,东北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中国国防的基础也就在这里。

国务院对于钱学森一行非常重视,安排专人陪同钱学森前往东北考察,在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工厂,钱学森大致了解了中国的现状。11月24日,钱学森在哈尔滨烈士纪念馆参观时,想起有两位朋友在哈工大教书。

于是想去探望他们,哈工大是机密单位,需要向上级申请,国务院接到请求后,批准了钱学森的请求,同时

哈工大校长陈赓大将

也返回哈工大,并亲自接待了钱学森。

在晚宴上,陈赓大将问钱学森道:“

钱先生,你看我们能不能造出自己的火箭?

”钱学森此时一肚子火,被美国无端陷害迫害,根本还是因为国家不强大,钱学森说:“

这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一样能造出来!难道我们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钱学森斩钉截铁地回到,让陈赓顿时充满了信心,并向上级汇报,其实自抗美援朝战争,见识过美军高科技武器后,中央就对这一块非常重视,并决心一定要发展自己的高科技武器,但少得就是人才和基础。

钱学森东北考察归来后,受陈赓大将的邀请,为高级军官上课,内容就是讲解导弹,以及美国高科技武器发展状况,让高级指挥员认识到高科技的重要性。

在上课中,谈到火箭和导弹的前景时,钱学森满怀信心,激动地说出了,

火箭军

的概念,并要求中央成立新的军种,那就是火箭军,如今

火箭军早已响彻中国,成为保卫国防的柱石,这一切都源于钱学森的倡议。

钱学森的导弹课程在高级将领中引起轩然大波,继而消息传到毛主席和周总理耳中,为此,还邀请钱学森前往中南海,为中央领导人讲解一番,之后中央制定了发展导弹和火箭的规划纲要。

毛主席、周总理在授课中,问道:“

学森同志,你在美国也是高级科学家,一个人顶五个师,对于国家国防工业有什么想法,可以大胆说出来。

”钱学森道:“

考察后我发现,我们和美国在基础和科研上边差距太大。而且美国科研人才太多了,我国太少了,高科技工业从来就不是靠几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大力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稍后,我会形成书面文字,呈交主席和总理。

于是有了,钱学森提交的《

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

》。在这份规划建议书中,钱学森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前瞻性的意见,他说:

“健全的航空工业,除了制造工厂之外,还应该有一个强大的为设计而服务的研究及试验单位,应该有一个做长远及基本研究的单位。自然,这几个部门应该有一个统一领导的机构,作全面规划及安排的工作。

为什么为设计而服务的研究和长远及研究有分别呢?这个分别在于研究的性质有所不同:为设计而服务的研究有很大的计划性,必要在某一时期内完成某一工作,因此往往重点放在解决一定的问题而不放在完全了解这问题的机理。相反地,长远及基本研究的重点放在完全了解一个问题的机理,因而我们不能把时间限制过于严格;也必须要把工作定得灵活些,可以随机应变,探索新方向。”

这份3000多字的建议书,受到中央高度重视,除了明确要发展

导弹、火箭、航空工业

外,还要

大力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之后国务院成立了秘密的航空工业委员会,钱学森是委员之一,随后钱学森再次当选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组织成立我们自己的高科技武器研究所,并成立专业的学科,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

钱学森的风头自然受到了国民党特务的关注,此前,国民党特务就暗杀过党政军要员,如今这些特务将暗杀目标放在了科学家身上。

钱学森这个著名科学家更是榜上有名

中苏关系彻底恶化后,蒋介石感觉机会来了,叫嚣反攻大陆,命令潜伏的国民党特务暗杀钱学森,当时的公安部长

罗瑞卿大将

获悉这个消息后,上报周总理。

周总理对此高度重视,命令加强对钱学森一家的安保工作。当时钱学森一家居住在中科徐宿舍大楼内,中科院家属区虽然有保卫,但那是整个小区的,于是为了安全起见,周总理调了一个连,守卫在钱学森居住的第五研究院,并且出行都有专门的警卫人员服从。

这明显就是破例,按照规定,只有“四副两高”的人员才能配备专门的警卫人员。

“四副两高”是指: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这一级别的人员,钱学森明显没有到这一级别,但也因此反映出了国家对于钱学森的重视

经过层层筛选,选定了钱学森的警卫是刁九勃,刁九勃是一位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经验丰富,在钱学森家侦查过后,向上级建议,将钱学森一家最好安置在军队家属宿舍楼中。

于是周总理直接下令,将钱学森全家安置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宿舍楼,这里原本是为苏联援华专家修建的,如今苏联专家走了,这里空了,就让钱学森一家住进来了,这里环境好,最重要的安全护卫工作简单,只要守住单元房门口就行了。

周总理多次对刁九勃说道:“

保护好钱学森同志,就是对中国国防最大的贡献

。”于是拜访钱学森的程序变成了,

先在守卫那登记,出示证件,然后打电话到钱学森家中确认后,才能进去。

但一桩投毒案件,再次将钱学森的警卫级别升高了

,1964年,北京发生了一起特务投毒案件,经秘密侦查后,投毒的目标正是科学家。此时正值两弹关键时期,绝不容有失,于是周总理再次下令,

为钱学森配备专门的食品安全员,为此还特意建立了食品化验室

钱学森一家的食物,由专人采购,然后经过食品化验室化验后,才能让炊事员烹饪,为此还专门从苏联进口的一台稀有的电冰箱,这个待遇可是十大元帅级别的国家领导人都没有的待遇。

两次特殊的破例,看似特殊对待,但一切都值得,1960年,中国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氢弹、弹道核导弹相继爆炸成功,这里边都离不开钱学森的呕心沥血,钱学森以一己之力为中国国防事业推进了至少20年,一点也不夸张。

钱学森是中国两弹元勋,一辈子都为祖国国防事业而奋斗,并且培养了中国自己的火箭、航天等高精尖人才,如今这些人都是中国高科技行业的中流砥柱。钱学森还是中国载人航天之父,等等一系列的头衔,无不昭示着这位伟大科学家的贡献。

钱学森在功成名就之际,放弃了美国来之不易的优渥的环境,毅然回到贫弱的祖国,建设祖国,这样的精神无疑是许多人海外留学生应该学习的。

钱学森曾说过,

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也在中国,

他做到了,他的一生都在践行这个诺言。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永远闭上了眼睛,这时他是欣慰的,因为祖国重新强大了起来,他的付出没有白费,

国士无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钱学森去世后,举国同悲,他一辈子都惦念着国家,临终前还嘱托道,他的后事一切从简。

但国家还是为他隆重举办了葬礼,棺盖党旗,三军仪仗队抬棺,国葬规格的葬礼,这一切都是为了感谢,为祖国奋斗一生的老人,他是可敬的,也是开爱的。正是有了千万如钱学森这般的拥有赤子之心的爱国志士,中国才能繁荣昌盛。感谢他们,他们是我们的英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hongxiuz.cn/tech/130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