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完iQOO12Pro 内部是什么样的

fjmyhfvclm2025-01-14  4

之前在iQOO 12 Pro的体验视频里我说过,后续还会进行拆解测评,今天,它来啦,废话不多说,下面我们正式开始。

关机之后,取出位于底部的SIM卡托。

把手机放在加热板上进行加热,温度90℃或者100℃都可以,差别就是加热的时长略有不同。

用吸盘把后盖边缘吸起一个可见的缝隙,插入塑料翘片,一点点扫过四周边缘,过程中推进缓慢,可以再次加热,以提高效率。

切记,向上吸后盖的时候不能用太大力,因为它是玻璃材质,而且非常薄,稍微用力过猛或者发力点偏差,都可能把后盖掰碎。

打开之后,已经可以看到手机主体内部的全貌,大面积区域都被多层石墨散热贴覆盖,只有左上方摄像头区域裸露在外,由此可见,iQOO 12 Pro在散热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地方尤为醒目,首先是相机区域,硕大的主摄和潜望式长焦镜头,硬件底子确实够强。

其次是中间的无线充电线圈,iQOO 12 Pro支持50W无线闪充和10W反向无线充电。

相较而言,后盖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可在我看来,它同样有看点。首先,依旧是在相机区域,除了每颗镜头对应的缓冲泡棉外,DECO内侧还有4颗很小的固定螺丝,结合它们旁边的金属限位柱来看,DECO应该分为两层,一层是我们在后盖外侧能看到的玻璃罩,也就是那个“万里舷窗”的设计,另一层则是后盖内侧我们看到的黑色区域,可以简单理解为玻璃罩和镜头之间的一个夹层。

拧掉4颗螺丝之后,它并没有跟着脱落,这点在拆之前我也想到了,因为单靠螺丝固定,显然达不到它的设计要求。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还有大量粘胶固定。用指甲扣了扣,感受了一下力道,基本确认了猜测。跟后盖一样,想把它拆下来,就必须先加热,别看它个头不大,可比后盖难拆多了,大力出奇迹就别想了,只会让它支离破碎。反复加热几次,不断调整温度,用上多种材质和硬度的翘片,才做到了无损拆解。看到它下面有多少胶了吧,再加上厚度和材质本身的特性,难拆也是正常的。

现如今,旗舰手机的相机模组越来越大,镜头体积和高度都远超几年前,直观体现就是后置相机越来越凸出,根源是内部器件高度的增加,这时就需要一个夹层的角色,也就是我们拆下来的这个家伙。它起到了很多作用,比如辅助三颗镜头固定,让它们在自己该出现的位置待着,同时还可以防震,顺便对镜头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在填充玻璃罩和镜头的夹层空间后,它还反向为玻璃罩提供了支撑,以提升这一区域的结构强度,没有它,这里就会变成中空状态,一定强度的外力就可能让玻璃碎掉。其实,过去很多手机也有类似的部件,只不过没有这么大,装配也没这么复杂,基本都是薄薄一层,然后用胶固定,可现在不仅有胶,还增加了限位金属柱和螺丝,算是多重加固了。可能有些朋友会说,这么一个小东西有什么可讲的,简单说下它的作用不就得了。其实,它之所以吸引我,并非因为本身的功能,而是它的变化,从早期单薄的样子,简单的安装,再到如今,做了各种加强加厚,背后反映出的是,手机性能和技术提升的同时,内部零件和装配方式,也会随着手机功能、技术、性能的提升而改变。

后盖的另一个看点则是来源于它自身,其表层处理工艺远超常见的AG磨砂玻璃,上手瞬间,根本觉察不到这是块玻璃,我将其称之为“材质变异”,细腻、顺滑、有质感,闪度、光影与底色相得益彰。我们拆解的这台是赛道版,其机身厚度为8.58mm,之所以能控制到这个水准,也有后盖一份功劳。可以看到,这块玻璃非常薄,而且还是在有一层镀膜和表层处理工艺的情况下。更难得的是,这么薄的后盖还做成了曲面,再加上DECO区域的火山口造型,对玻璃的强度、韧性以及塑型工艺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处理完后盖,接下来就开始进入拆解的正式流程,主体大面积部分既然被散热贴遮盖,那就要先把它去掉,可在这之前,先要解决的是无线充电线圈,因为它压在了最上层。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固定用的都是粘胶。直接撕开不仅可能破坏线圈和散热,还会为后期复原增加难度。

所以,还是得用加热板,等胶软化之后,先把线圈掀起来,让出位置,再搞定大片的散热贴,过程并不复杂,但却需要足够的耐心。

此时,手机的内部结构看得也更清楚了,是Android手机最常见的排列布局,盖板由两种螺丝固定,共12颗,其中2颗为黄铜色。

拧下所有可见的固定螺丝,从下方可以轻松撬起并取下盖板。

主板区域就此一览无余,最突出的还是主摄和长焦镜头,右上角的扬声器是来自歌尔声学的1116B,它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空间,留给主板的区域实际上并不大,需要PCB有着较高的集成度。

盖板内侧对应BTB连接器的位置,多数都设置有泡棉保护。无线充电线圈通过2个触点与主板相连,左上角的5个触点则是对应闪光灯和环境光传感器,侧边的2个触点对应天线FPC,大块金属片下面正是主板发热集中的区域,而它也更容易将热量传导分散出去。

依次断开电池、屏幕及主副板连接的BTB,跟着是蓝色和白色的同轴线。

后置三摄的拆卸顺序依次是长焦、超广角、主摄,顶部的扬声器比较好解决,然后就能拆下前置镜头了。

拧下主板上唯一的固定螺丝,用镊子撬起取下主板。

它的集成度确实很高,而且还用了叠层设计。背面大面积铜箔之下,就是主板核心区域,表层和总成框架内都能看到明显的硅脂残留。空出的框架区域,各个零部件位置划分清晰,核心器件都有泡棉和橡胶垫缓冲保护,扬声器位置的红色橡胶圈还起到了密闭作用,保证音质效果。

稍微加热一下主板,可以很轻松地撕开铜箔,里面又是大量的硅脂和导热硅胶片,散热这块iQOO倒是舍得投入,处理掉表面的硅脂,就能看到核心区域,ROM和RAM都来自镁光,LPDDR5X+UFS 4.0组合,处理器被压在了下面,高通骁龙8 Gen 3这块头是真不小,完全盖不住。

这次iQOO 12 Pro性能方面调校得不错,我们这台机器安兔兔跑分达到了227.9万。处理器右上角露出一点点的芯片,就是iQOO自研的独显芯片Q1。

背面主摄上方有两个传感器,其中之一对应的就是红外遥控。

翻过来主板正面,同样是在主摄上方的边缘位置,印有“COMPEQ”的标识,说明主板PCB供应商为“华通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一家老牌的PCB供应商,之前小米和荣耀很多手机,用的都是它家的PCB。前置镜头BTB旁边,那个黄铜色的,是降噪麦克风。

拆下来的后置三摄中,主摄用的是VCS OV50H,跟小米14系列同款,5000万像素,1/1.3英寸大底,支持OIS光学防抖,潜望式长焦镜头用的是VCS OV64B,跟华为P60 Pro、vivo X90 Pro和OPPO Reno10 Pro+同款长焦镜头,6400万像素,支持3倍光学变焦和OIS光学防抖,超广角镜头用的是三星S5KJN1,也是一颗很多厂商都在用的镜头,5000W像素。可以说,在相机硬件方面,iQOO至少没糊弄,三颗镜头都达到了主摄级别。

副板区域共有7颗固定螺丝,依次拧下之后,用镊子撬起取下盖板和音腔,扬声器是来自瑞声科技的“大师级扬声器”1115E,跟OPPO Find N3同款,在体积超小的情况下,具备0.65mm大振幅和极佳的低频性能,不仅能带来大音量,吃鸡游戏时的射击声、脚步声,都清晰可闻,拥有更强的游戏沉浸感,1115E也是现阶段商用体积最小的“大师级扬声器”。

依次断开主副板FPC的BTB以及蓝白两条同轴线,就可以取出副板,Type-C接口是USB 2.0标准,作为一款旗舰机来说,多少有点拉胯。

振动单元通过粘胶固定,用镊子撬起取下,X轴线性马达同样来自瑞声科技,型号为ESA1016,与小米13 Pro和小米14系列同款,体积为560立方毫米,对比iQOO 11S,稳态振动量提升43%,振感更强劲,启停时间较iQOO 11S提升68%。

搞定副板之后,剩下的电池就简单了,两边都有黑色塑料拉片的快拆设计,拆卸相对简单,而且不容易变形。

它采用双电芯串联方案,等效容量5100mAh。从电池表面的标识来看,其制造商为东莞新能德,电芯则是来自ATL。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2012年成为香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ATL)的全资子公司,所以,电池的制造商和电芯供应商分别是这两家,也就不奇怪了,弄了半天是一个集团。东莞新能德是一家锂电池服务商,主要是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车、智能储能产品和其他环保项目提供新能源解决方案。

到这里,iQOO 12 Pro的拆解就基本完成了,整体来看,从用料到做工,从内部ID结构到装配方案,再到各个主要部件,除了Type-C接口传输标准稍显拉胯,单点超声波屏幕指纹略有缩水之外,其他方面都达到了主流旗舰水准,横向对比各家友商的高端产品,也丝毫不逊色,尤其散热系统、屏幕、后置三摄、立体声双扬、X轴线性马达、核心芯片等方面的配置和性能表现突出,相较前代也有较大提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hongxiuz.cn/tech/1063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