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段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对照表

fjmyhfvclm2024-11-12  29

在家人和邻里眼中,69岁的赵大爷是个身体硬朗的人,听到邻居有什么三高、风湿问题,他总是得意地说:“我退休后就没体检过,现在不还是好好的!”

但是,就在上个月儿子帮他安排的一次体检中,赵大爷同时被查出中度脂肪肝、尿酸偏高和血脂高的问题,看着一页页飘红的化验单,赵大爷愣了:平时也没觉得哪儿不舒服啊,怎么一查全是毛病?

很多病都是这样,不查没事,一查吓一跳。最常见的应该是“三高”、“四高”了,它们看不见、摸不着,不严重的话症状根本不明显,但如果不管不顾,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血压、血糖、血脂和尿酸的标准,快对照看一下,你有没有偏高或偏低吧!

️1、血压

人的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正常血压收缩压为90~139mmHg,舒张压为60~89mmHg,高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高血压或者是临界的高血压,低于这个范围可能是低血压。️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在多种因素调节下保持正常,从而提供各组织器官以足够的血量,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杀人于无形”。血压在升高的过程中,动脉血管处于血压的冲击下,长期以往导致血管壁内膜受到损害,进而引发血管疾病,加速血栓堵塞脑血管,从而引发脑卒中。血压升高还会使肾小球内压力增高,造成肾小球损害和肾微小动脉病变,引发肾衰竭、尿毒症。血压升高还会引起的动脉粥状硬化,造成视网膜小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和渗出等,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失明。

提到血压,人们经常有“怕高不怕低”的误区,️实际上,低血压的危害同样不可小觑。低血压可以引起大脑、肾脏或肌肉血供不足,导致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失眠、畏寒等症状。严重者一旦体位发生变化,就会两眼发黑,容易晕倒。长期低血压,会造成人体器官灌注不足,影响器官的功能,会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衰、心肌梗塞和各种心律失常,对生命造成威胁。

表1:高血压诊断的一般参考

表2:各年龄正常血压参考值

️2、血糖

血糖,顾名思义,血中的葡萄糖。葡萄糖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正常人体每天需要很多的糖来提供能量,为各种组织、脏器的正常运作提供动力。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血糖指标是指:空腹血糖小于5.6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小于5.7%。

当血糖过高时,会引起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症病情较重、病死率高。

当血糖过低时,会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昏迷,直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血糖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进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想血糖稳,就要多注意调整饮食。

表3:血糖参考值及一般诊断标准

️3、血脂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流行病学调查等发现最佳总胆固醇水平约为 150 mg/dL(3.8 mmol/L),对应的 LDL-C 水平约为 100 mg/dL(2.6 mmol/L)。️但血脂是否达标,也因而而异,还要参考性别、年龄、体重等各方面的因素。

当血脂过高,尤其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时,血液中就会有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动脉血管壁,从而形成粥样斑块,导致急性心梗、中风甚至猝死。

️血脂过低也不是什么好事,️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胆固醇水平低于4.16mmol/L时,其危险性与胆固醇水平高于6.24mmol/L相当,脑出血发生率反而更高,而且会缩短寿命。

表4:血脂参考值及一般诊断标准

️4、尿酸

人体每天新生成尿酸600mg,排除600mg,保持平衡。在正常范围时,尿酸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人体清除多余的自由基,避免细胞遭受氧化损害。但当尿酸的浓度上升到一个数值时,就会对人体产生威胁。

国内血尿酸水平的正常标准范围,男性在178-416μmol/L之间,女性在148-357μmol/L之间,超过最大数值就可以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首先会诱发痛风性关节炎,造成关节骨质破坏、畸形,影响走路。其次,高尿酸血症还会使尿酸结晶在肾脏堆积,造成急性尿路阻梗,诱发急性尿酸性肾病。此外,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一样,高尿酸也会导致全身多器官、组织损害,威胁生命。

表5:尿酸的一般参考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想避免“四高”,最重要的不是吃保健品,而是从日常的饮食起居做起。一是要调整饮食结构,保持饮食多样化,少吃或不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二是要坚持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增强机体免疫力。

快对照几个表格看看,你的有没有“四高”吧!

️参考资料:

[1]《光吃素降不了三高 防三高这样吃才是正道》.人民网 .2019-08-29

[2]《降血糖、防三高 专家为你开慢病“处方”》.人民网 .2019-08-12

[3]《尿酸高不止痛风还伤肾》.广州日报 .2019-09-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hongxiuz.cn/news/13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