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女孩11年聋哑,不远千里来穗求治!耳蜗开机成功,张口就会叫“爸”

fjmyhfvclm2024-11-12  35

“爸……”一个清脆的声音,从她关闭11年之久的喉咙里“破土而出”!

从无到有,很多先天性耳聋患者第一次听见声音会陌生害怕到哭泣,没想到西藏林芝女孩卓玛(化名)对“新事物”有着超强的接受力,不仅没有哭,还一张口就会叫爸爸。这一切连医生都倍觉惊喜。

从林芝到广州,卓玛跟随父亲不远千里来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耳聋。今天上午,是卓玛迎来人工耳蜗开机的好日子,从此寂静无声的人生终于迎来了“新声”。

卓玛罹患极其严重的耳畸形,耳蜗植入手术难度非常大。

此次手术注定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如果手术失败,不但耳蜗电极无法植入,术中一旦损伤味觉神经、面部神经、前庭则会引起相应功能障碍,所以耳蜗植入手术一定要做好对耳内各种神经功能的保护。

但是再难也吓不倒卓玛的“彭妈妈”。她采用微创方式,通过高清显微镜仔细观测着手术过程中极其细微的结构变化,在毫米级的空间中精准而细心地操作,经过团队的通力协作,终于如愿找到了卓玛的鼓阶开口,然后顺利地将人工耳蜗的精细软电极植入到其耳蜗鼓阶里,电极植入覆盖了耳蜗全长。

卓玛和父亲一起大方接受媒体采访。39摄

人工耳蜗开机现场,卓玛清澈的小眼神不时地盯着美丽的“彭妈妈”看,表达自己的喜欢。当发现与“彭妈妈”眼神相遇时,她一下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当人工耳蜗开机测试的一刹那,卓玛惊讶地瞪大了双眼,用心倾听着耳蜗传给她的各个频率的陌生“滴答声”,还用手示意爸爸“她的右耳听到了声音,左耳没听到”。

彭宏教授表示,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治疗重度极重度耳聋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分为植入体和体外机两部分,体外声音处理器接收外界声音并转化为一定编码形式的脉冲信号,传入植入体并由电极刺激耳蜗里的听神经唤起听觉,卓玛植入的人工耳蜗即能听到70Hz的极低频声音,也能听到10000Hz的超高频,即能康复语言,也能聆听音乐,是目前最为先进的人工耳蜗,“我由衷希望卓玛早日‘能听会说’、‘能歌善舞’,早日听到她叫我一声‘彭妈妈’。”

卓玛的父亲是位朴实含蓄的牧民,只会说藏语,孩子的姑父充当翻译。在听到女儿喊出的第一声“爸”,他的身体明显抖了一下,然后极力克制内心的激动。在记者的追问下,他不好意思地说:“心里其实很高兴”,又让一旁的翻译,热切地表达了对省二医、彭宏教授和帮助卓玛的广东爱心人士的感谢。

据了解,人工耳蜗正式开机后,卓玛的听觉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听觉会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继续提高,听敏度和分辨率也会越来越好。卓玛虽已错过了2-3岁学说话的黄金期,但后期只要加强言语康复训练,卓玛仍有很大希望可以恢复到正常的语言沟通水平。

明天,卓玛就可以出院回家了。“你们回去后一定要注意,装上人工耳蜗的第一年要努力让孩子养成听觉习惯,不要用视觉(看口型)手语辅助说话,建议戴着口罩小声跟孩子说话,不断地帮她练习说话。”彭宏叮嘱卓玛的父亲说到。

由于经济困难,目前卓玛只是右耳植入了人工耳蜗,还是爱心机构赞助免费做的。单耳能听到声音,尚不能辨别声音的方向,对于出行安全有一定的风险。在此呼吁社会热心人士帮助卓玛拯救另一耳朵的听力。

(通讯员:何昊书 摄影:张诚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hongxiuz.cn/news/1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