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诊7人,均主诉发热。电话处置4人,其中2人由区卫监局安排车送至指定门诊,上门处置3人,给予对症处理后居家观察(其中护士完成备药、收费等工作)。”6月1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医务部于宏在工作日记里写道。他所支援的荔湾区冲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在中风险区,该中心所有同事都上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采样,导致中心“停业”一周多了。
为解决广州荔湾区相关街道隔离期间居民就诊问题,经广州市卫健委指派,5月31日,市一医院派出13名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支援冲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均有包括3名医生、3名护士、1名医务管理人员。
“在这里,医务人员接触的都是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甚至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患者,做好自身防护这一关非常重要。”在进驻冲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根据最新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市一医院医务人员立马着手梳理流程、完成相关通道改造、重新制定就诊流程,保证辖区内慢性病患者的用药。
在近两日的连续通宵作战后,6月2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坐诊该社区服务中心,各项日常诊疗工作也步入正轨,目前共接诊慢性疾病患者53人次。“如果街道有发热患者需要就医,在社区三人小组初步核实后,我们专家会上门诊治、判断病情、采样核酸,给予基本处置。”
中高风险地区,别怕,一样有医务人员的守护!
️高风险中南街道:逐户采集核酸,风雨无阻,随叫随到!
从5月21日起,市一医院开始持续滚动外派医护人员采集咽拭子样本。只要接到任务,不管刮风下雨,不管朝阳凌晨,接到电话,马上集结,随时出发!
5月30日晚上,市一医院接到任务,要去列入中风险地区(现已变更为高风险地区)的中南街道,挨家挨户上门做核酸检测。护理部谢青梅副主任介绍,当时在所有自愿报名的护士姐妹中,集结了100位,分成三批,第一批30日晚20:45在黄色暴雨警报中出发,第二批当晚11点再次出发,第三批凌晨2点开始在医院待命。到凌晨6:50,前两批74人已完成全部任务,返回医院。
“很多都是年长的护士、病区护士长和科护士长们,还有很多曾去武汉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为了保护年轻的护士,他们主动请缨——“我们经验丰富!我们去中高风险区!”
“护士姐妹们辛苦了!我们医生也可以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们迅速集结,加入战斗。
6月2日一早,医院工作群发出通知:“需更多医生加入到我院核酸采样队伍,可扫二维码报名。”没想到不到10分钟,报名群就因为超过200人无法扫码进入,同事们要互相邀请才能进群。
截至6月1日14:00,医院共派出41批次、768人次医务人员支援核酸检测。在荔湾区多宝、逢源、桥中街道,以及高风险区中南街、中风险区冲口街等多条街道持续战斗。
️支援广州市胸科医院共建隔离人员病区,24小时待命为孕妇解危机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及新冠肺炎隔离人员医疗救治工作,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遴选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骨外科、妇科、儿科、院感等专家各2名组成专家组,支援市级入境隔离医院广州市胸科医院,共建入境隔离人员病区。
5月31日,一名怀孕14周+的33岁孕妇,正处于隔离观察期间,突发急性腹痛,得知消息后,市一医院立即组织普外科和妇产科专家会诊,考虑为妊娠合并阑尾炎可能性大,在充分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后决定紧急手术。
当晚,市一医院医务部戴奇山主任带领胃肠外科彭吉祥主任、妇产科丁雄伟医生,感染管理科叶飘医生组成专家组,联同胸科医院的工作人员一同制定患者手术方案。手术由彭吉祥主任主刀,在胸科医院医生的协助下,6月1日凌晨2:30开始手术,一直到上午5点左右,手术时间将近3小时。手术过程顺利,孕妇情况稳定,市一医院安排胃肠外科和产科医生24小时待命,每日进行查房。
入境隔离人员病区启用以来,市一医院积极组织相关专科专家共同参与救治,专家组成员每天全副武装、枕戈待旦,24小时不放松懈怠,随时待命参与救治任务。(通讯员:魏星、黄月星、储洁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