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间,喻国明教授发表了1226篇论文,平均每年近30篇,这一数字对于绝大多数研究者来说几乎是难以企及的。2024年12月初,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喻国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向学术期刊《新闻界》主编微信投稿的聊天截图,因其高产和投递方式引发社会热议。喻国明回应称,所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通过期刊的匿名评审,只是在正式投稿前会先与编辑沟通选题是否符合要求。
有网友查询发现,仅2024年,喻国明就已发表了45篇论文。相比之下,许多初出茅庐的学者面临毕业升职压力却苦于投递无门。学术论文发表现状可以用“僧多粥少”来形容。许多学术期刊每年收到上千篇投稿,但刊发的论文只有50篇左右,录用率不足5%。很多核心期刊常常被知名学者占据大量版面,导致年轻学者“一版难求”。
在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已成为职称评比、研究生毕业、绩效申请等的必要条件。例如,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毕业条件之一是在SCI或E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至少3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在国外期刊发表。
按照正常流程,作者向国家认可的正规学术期刊投稿,如果文章被收录,只需支付几千元的版面费。但在有限的版面资源和日益膨胀的发文需求面前,一条围绕论文发表的灰色产业链应运而生。有中介声称,只需8.6万元即可在核心期刊上署名。这些中介提供论文代发、过稿转让等服务,甚至还有论文代写业务。
面对海量期刊投稿的信息差,人们急于发文的心理被论文中介牢牢抓住。2025年12月,徐依因申请历史系博士需要找论文中介发表文章。她选择了几家中介进行对比后选定一家,对方开出了五到六千元的价格。两周后,中介发来一张龙源期刊的录用通知,暗示她交付尾款。然而,徐依后来发现这是一场骗局,文章录用通知是伪造的,样书也是中介自行印制的。
截至2025年,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人员达到89.7万人,比2012年的48.2万人增长约86%,假设每人每年产出两篇论文,每年社科类文章将高达近200万篇。施爱东在《蛋先生的学术生存》一书中形容这种学术图景为“群魔乱舞”,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学术成果往往湮没在喧闹之中。
教培机构从业人员透露,他们会与期刊中介合作,教培机构负责提升论文质量,中介则联系期刊渠道,保证客户的论文更早被看到。不过,中文C刊并非有钱就能发,很多时候写得好也没用,除非有门路。
苏新宁教授曾表示,他创立CSSCI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术研究、加强学术管理和开展学术评价,但最终却成为学术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学术圈内,有人开出高价想要率先通过狭窄的通道,也有人声称有门路和捷径。在这条道路上,真材实料的科研与写作和挂名生意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