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2025年,我们将迎来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过年时,人们追求的是浓厚的年味和各种传统习俗。山东各地有许多独特的年俗,从腊月廿三开始,可以每天了解一些非遗里的山东春节,体验不一样的年味。
腊月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磨豆腐。豆腐谐音“兜福”,寓意新年的好彩头。吃豆腐象征着抢“头福”,也寄托了“头富、都富”的美好愿望。今天,你的餐桌上是否有一份豆腐呢?
山东人民对豆腐的喜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晨一碗温润的豆腐脑,午时一盘清爽的豆腐皮,夜晚一份金黄酥脆的煎豆腐。待到年关将至,炸一盘香酥豆腐,炖一锅暖心大菜。煎炸蒸煮间,烟火缭绕,年味儿在美食的馨香里愈发浓郁。不分四季,物美价廉的豆腐,在齐鲁大地各家大厨的巧手下获得“新生”,幻化出千般万般的美味,每一口都能品到浓浓的家乡味。
说起这些豆腐佳肴,如泰安豆腐、熏豆腐、高唐豆腐脑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风味。豆腐箱子轻启盖面,满满的笋尖、木耳、肉丁混合馅料带来“开箱得宝”的惊喜。高唐豆腐脑盛入瓷碗,豆腐似雪似玉,卤汁如琥珀生辉,回味无穷,勾起游子心中那一缕思乡情愁。
山东是优质蛋白大豆的优势产区,也是大豆种业大省。勤劳的齐鲁儿女培育出了高产的“齐黄34”,这种大豆不炸荚、底荚高、抗倒伏,蛋白质和脂肪总和高达64.03%,超过国家蛋白脂肪双高品种标准。用“齐黄34”生产的豆腐气味香、口味甜、有韧性、口感好,豆浆香浓甜滑,受到越来越多食客的偏爱。
枣庄城头镇被誉为“中国豆谷”,更有“中国豆制品第一镇”的美誉。这里豆油飘香,豆面飞扬,从传统豆制品到现代休闲食品,再到专业的豆制品机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已然成型,带动着万千百姓走向致富之路。德州禹城荣获“中国大豆之乡”称号,见证了从农户田间的点点绿苗到现代化工厂智能生产线的产业蝶变。这里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蛋白基地,更开创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将大豆产业链延伸至医药领域,实现了从“论吨计价”到“论克计价”的华丽转身。
一方小小豆腐,承载东方智慧的结晶。作家林海音在《中国豆腐》一书中写道,中国人吃豆腐最简单和最美妙之处在于:“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作菜作汤,配荤配素,无不适宜;酸甜苦辣,随意所欲。”白净素雅,方方正正的豆腐,承载着山东人朴实厚重的性格,不张扬却韵味悠长,不奢华却滋养人心。
腊月二十五,让我们以这方素雅的“白玉”迎接新年的福运与祝愿。一口豆腐一份情,一方豆腐一方福。今天,你吃豆腐、抢“头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