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能否摆脱价格战。在202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长城汽车表现亮眼。尽管行业利润普遍下滑,它却发布了令人瞩目的业绩报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至13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6.6%至85.1%。这让人不禁思考,在这场激烈的价格战中,长城为何能脱颖而出?
长城汽车之所以能在竞争中崭露头角,主要因为它在硬派越野车领域建立了坚实的“护城河”。坦克系列在市场上几乎垄断,市场占有率接近50%。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长城凭借其强大的越野基因稳扎稳打。然而,尽管在燃油车和SUV市场占据优势,长城在新能源领域的步伐相对缓慢。虽然2024年推出的新能源车型销售增长了22.8%,但与比亚迪的爆炸性增长相比仍有明显差距。长城在纯电市场缺乏爆款车型,价格策略也显得不够有竞争力。
海外市场是长城汽车的一大亮点。2024年,长城在俄罗斯、东南亚等多个市场的快速扩张,出口量突破45万辆,同比增长43.39%。国际化战略帮助长城稳住了利润。不过,低端车型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急剧下降,市场份额缩水。此外,全球政治环境复杂多变,长城在海外市场的挑战也不小。例如,在俄罗斯,坦克300售价高达30万元人民币,对于一些市场来说显得过高。如何在新兴市场保持价格与销量的平衡,也是长城需要解决的问题。
长城在高端越野市场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在大环境下仍面临诸多难题。根据股权激励计划设定的销量目标,长城近几年始终未能完成。2024年,其销量目标完成率仅为64.91%,远低于竞争对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带来的成本压力也让长城难以承受。魏建军曾表示,公司更注重有质量的市场份额,而不是盲目追求销量。
长城的利润暴增能否持续,以及其“护城河”能否抵挡住新能源转型的压力,这些问题目前尚无明确答案。长城当前的策略是专注高端市场,压缩低端市场。这一策略可能是其未来生存的关键。能否在转型的关键时期突破瓶颈,打破内外困局,将决定长城是否能在未来的汽车大战中继续领先。面对这一切,长城能否稳住阵脚,继续在市场上跑赢对手,还需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