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蛇年,人们将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这也是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后的第一个长假。关于如何庆祝这个特别的春节,不少人已经开始着手计划。
“非遗热”让年味儿更浓。年关将至,济南市非遗面塑传承人郑军变得忙碌起来。她创作的醒狮、蛇元素等面塑作品活灵活现,精巧细腻,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氛围。面塑是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颜色,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形象的传统技艺。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郑军感到高兴和振奋,她认为未来非遗会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手工技艺类项目。近年来,随着“非遗热”持续升温,郑军也被工作单位返聘。她的面塑作品深受喜爱,她还通过微信群教授一些爱好者制作面塑,如醒狮、“柿柿如意”等,这些作品可以作为伴手礼送给亲友,既表达了祝福,也展示了手艺。
山东人在春节前忙着赶集置办年货,这是过年的“仪式感”。最近,山东各地的大集上不仅有各类年货商品,还有多个非遗展示区,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民俗体验。
相较往年,2025年春节假期增至8天,进一步点燃了春节出游的热情。中国旅行社协会联合途牛旅游网发布的报告显示,许多人选择用体验非遗的方式欢度“非遗年”。春节期间,非遗民俗文化、非遗手工技艺等体验活动成为游客的热门选项。美团旅行数据显示,“非遗”相关搜索量大幅增长,胶东花饽饽被列入2025春节“十大非遗热门玩法”。
山东国信国际旅行社董事长张晓国介绍,春节期间,旅游线路以非遗为显著特色,无论是组团出游还是地接项目,均着重凸显传统文化体验。例如,前往北京过年的团队可以参加天坛、地坛等地的庙会,观赏众多非遗项目;前往山西的团队能观赏社火,而奔赴福建的游客可领略当地特色非遗民俗。接待来济南的外地游客,在趵突泉、千佛山庙会中也能接触到丰富的非遗项目。
当“中国年”成为“世界年”,外国人扎堆入境体验“年”的传统韵味也在意料之中。据携程酒店程长营发布的报告显示,山东的威海、青岛分别登上热门主题游和入境游榜单。
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该如何过?山东早有生动实践。山东省是全国第一个以立法形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的省份。根据《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规定,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次年二月初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期间将集中开展910余场次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台儿庄古城、青州古城等地举办的“古城过大年”活动,趵突泉公园、淄博玉黛湖景区等地举办的灯会灯彩迎新春活动,以及多地举行的非遗年货大集、非遗春晚等活动。
举办这些活动旨在增强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