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势也没有变,发展的“时”与“势”依然占优。中国近日发布的2024年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总量达到134.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0%,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
中国经济以好于预期的表现为2024年画上句号,第四季度同比增长5.4%,大大超出了分析师的预期。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主要经济体的经济韧性尤为珍贵。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30万亿元人民币,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表示,这是一个超出预期的惊喜,并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上调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每天8万多辆汽车下线、340万台智能手机出厂,超过4.7亿件快递在寄送,这些数据生动展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雄厚的经济基础、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和完整的产业体系是中国应对风险挑战的最大底气。尽管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了新的台阶,发展基础更牢、条件更优、动力更足、抗风险能力更强。英中贸易协会主席古沛勤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总的趋势非常积极,将继续对世界的未来发挥巨大作用。
在中国农村,垂直种植蔬菜的立体农场和在农场周围飞行的无人机等富有科技感的场景,折射出新质生产力正在赋能中国高质量发展。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明显快于工业乃至装备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显著增加,反映出中国产业升级演进的方向。德国宝马集团负责研发的董事弗兰克·韦伯表示,中国有非常快的创新速度、强烈的创新意愿以及勇于创新的文化。
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经济碎片化趋势加剧的情况下展现了担当。2024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43.8万亿元人民币,增长5.0%,创历史新高。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出台更多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政策,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新设外资企业5.2万家,吸引外资7497亿元人民币。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与国际研究所主任马科斯·皮雷斯认为,中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为世界发展与繁荣不断注入动力。
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挑战,中国有信心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给世界带来新的惊喜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