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下午,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民生主题记者会,介绍民生服务保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市民政局局长蒋蕊、市人社局局长杨佳瑛、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市卫健委主任闻大翔、市住建委副主任裴晓出席了会议。
蒋蕊提到,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近年来,上海不断构建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老年人生活幸福、健康长寿。通过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织密服务网络,扩大服务供给。目前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7.6万张,床位总量充足。同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持续深化,在街镇层面共建成502家“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针对老年人特别关心的助餐问题,全市累计建成405家长者食堂和超过2000个老年助餐点,吸纳了140余家社会餐饮店加入老年助餐网络。在居民区层面,建成542家具有微助浴、微照料等功能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居家层面实施“家庭照护床位”,使老年人在家中也能享受到专业服务。农村地区鼓励利用闲置宅基地等建设乡村长者照护之家,实现“养老不离村”。
此外,上海还坚持软硬并举,提升养老服务功能和水平。积极推进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在社区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风险测评和早期干预,打造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养老机构中加快改造专门收住认知障碍中、重度老年人的照护床位,目前全市已有1.5万张。着力推进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全市养老护理员总体持证率已达82%,中级以上比例提高至20%。今年1月1日起,上海出台了养老护理员激励补贴办法,持续激励养老护理员在岗位上稳得住、干得好。
科技智慧养老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77家智慧养老院,推广应用“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达156家,陪伴机器人、智慧管理系统、远程安防等科技产品已在养老院普遍应用。上海全面强化养老服务的安全管理,连续5年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建成市级养老服务“云监管”平台,及时预警有关消防、食品、燃气等安全风险;还探索推动养老机构开展短托、试住等服务,欢迎有需要的老年人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