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你或成间谍重点围猎对象
【注意!你或成间谍重点围猎对象】近日,国家安全部发布最新警示称,公众对间谍活动的关注度显著提升,这份警示指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正通过多种手段,对特定群体进行渗透、策反和情报窃取,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
据了解,公职人员、科研单位工作人员、高校师生以及敏感涉密区域周边人员已成为间谍活动的重点围猎对象。公职人员由于掌握国家秘密,成为境外间谍的首要目标,他们试图通过渗透这些人员,进而窃取党政机关的内部资料。
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则因掌握核心科技和先进技术,同样面临被境外间谍拉拢策反的风险。高校师生,特别是赴境外留学、访学的人员,也是间谍活动的重点关注对象,他们可能通过诱蚀腐化,对这些人员进行渗透和利用。此外,敏感涉密区域及其周边人员也未能幸免,间谍机构可能通过各种手段对其进行渗透和情报搜集。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在渗透策反过程中,常采用多种手法。金钱收买是其中最为直接的方式,他们常以高额报酬为诱饵,收买境内人员为其搜集、窃取内部资料,此外,美色诱惑也是间谍活动的一种常见手段。境外间谍可能会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主动与目标群体建立情感关系,进而诱骗其提供涉密信息,威逼胁迫同样令人防不胜防,间谍机构可能通过各种卑劣手段,如设置障碍、栽赃陷害等,获取目标群体的隐私信息和个人污点,并通过威逼恐吓的方式,胁迫其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除了上述手法,思想渗透也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一种重要策略,他们可能通过创办线上、线下的非法组织及活动,以“洗脑式”的宣传教育,对关注的重点领域实施渗透破坏活动,间谍常用的伪装身份也多种多样,如学识渊博的海外学者、关怀备至的知心人以及志同道合的网友,他们可能会包装成海外学者,假借学术交流之名进行渗透;或在目标群体情感需求强烈时,伪装成知音挚友,骗取信任后实施渗透;甚至潜伏于互联网社交平台,以志趣相投名义接近目标,逐步展开行动。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国家安全部提醒广大民众,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如果发现他人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涉密、敏感信息的可疑情况,或遇到境外间谍的诱惑甚至威胁,应及时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或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反映,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