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楼市回稳在望,止跌能量蓄积中

fjmyhfvclm2025-01-17  16

楼市回稳在望!2024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低开高走”的局面。在内外因素作用下,我国正在经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阶段,房地产发展模式也面临根本性调整。

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随后,一系列稳楼市政策陆续出台。经历了上半年的平淡后,房地产市场终于迎来久违的“银十”,并在年末进一步出现“暖冬”行情。自2025年下半年进入调整期以来,市场终于出现持续回暖的曙光。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随着红利退潮和供需关系逆转,房地产正在经历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本轮政策能否持续发力,市场能否止跌回稳,可能是楼市穿越周期的关键因素。

专家:楼市回稳在望,止跌能量蓄积中

专家:楼市回稳在望,止跌能量蓄积中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研究员冯奎表示,信心是判断楼市止跌回稳的首要标准。目前市场表现显示止跌的能量在蓄积,但面临较大压力。他认为支撑房地产市场长远发展的动能仍然存在,经过深度调整,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将得到全新体现。

去年9月以来的这轮政策有四个特点:一是房地产政策与宏观政策相伴而出;二是金融端、消费端、政府端几端发力;三是突出支持改善性居住需求;四是前期库存得到一定消化。与以往相比,本轮政策组合性更强,且更加本地化。

关于“止跌回稳”的标准,冯奎认为信心摆在第一位,还需看量、价及产业链反映。虽然市场成交活跃,成交均价持续两个月环比上涨,但最近新房市场带看量、成交量等指标已接近或跌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当周水平,二手房市场相对稳定但也呈现缓慢下行趋势。综合这些情况,可以认为止跌的能量在蓄积,但面临较大压力,预计2025年全年的主基调仍是止跌回稳。

去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稳住楼市股市,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并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央对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有坚定决心,同时形势严峻,不能掉以轻心。目前已传递出多个政策信号,包括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购房提振消费、加大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力度、优化供求关系、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以及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

本轮市场复苏过程中,重点一二线城市的带动作用较强,但三四线楼市总体表现不佳。住建部表示,“虹吸效应”是普遍现象,导致三四线城市供大于求的情况普遍存在。不过,一些三四线城市依靠特色产业吸纳了一些大城市的溢出人口,但目前“虹吸”仍是主要效应。

支撑房地产市场中长期发展的动能主要包括人口流量与流向、政策支持和房地产自身的新动能。当前需求端、供给端、政策端都有因素限制动能释放。居民信心不足,房企面临资金难题,地方财力偏紧等问题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民营房企投资热情不足,部分民营房企离开房地产行业有利于优化行业结构,化解高杠杆、高负债经营等问题。国资房企在执行国家政策方面更具优势,而民企在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方面更具优势,仍可在细分领域找到发展机遇。

随着红利退潮,市场进入买方时代,行业运行逻辑也在变化。市场主体需更加注重研究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重视品质提升和服务细节。房地产供求关系会在调整中达到新的平衡。

近年来,我国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房地产业也在经历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过去房地产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未来房地产发挥支柱作用的方式将发生变化,涵盖租赁住房、保障房等领域,并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hongxiuz.cn/hot/1297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