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元包出国打工赚高薪是骗局 多名农民工受骗

fjmyhfvclm2025-01-16  16

3000元包出国打工赚高薪的诱惑让多名农民工上当受骗。检察官提醒,不要轻信“你交钱、我包办”或“先交钱、后办事”的套路。

网络上的“低门槛”、“高薪”海外招工信息背后可能隐藏着骗局。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检察院处理的一起合同诈骗案中,被告人以公司海外招工为幌子,骗取了329名农民工共计98.7万元,而该公司自成立起从未实际运营过。

“多家国企海外项目招工,报名40天左右即可出国”、“只需交纳3000元保证金,到达施工地后立即退还”、“最低一天400元”等宣传语听起来颇具吸引力。然而,这些信息可能是精心编织的陷阱。据宜都市人民检察院透露,被告人在短短几个月内通过虚假招工信息诱骗了329名农民工。

齐正(化名)是其中一名受害者。2025年2月,他从老乡处得知湖北宜昌“路尧建筑劳务公司”有去印度尼西亚务工的机会,每天工资400元,仅需缴纳3000元保证金。出于信任,齐正和其他6名同乡工人与该公司签订了代理合同,并支付了保证金。但随后他们并没有收到任何出国务工的消息,保证金和护照也没有退还。多次联系未果后,齐正选择报警。

调查发现,辛宇(化名)通过网络发布消息,声称与多家国企有合作,可以招募大量工人前往印尼施工。在“高薪”和外出务工需求驱动下,许多农民工纷纷报名并交钱。辛宇在没有与境外施工方签订合同的情况下,收取了全国各地329名工人共计98.7万元的保证金,并将其用于个人消费。

为何这么多务工者会受骗?王莉玲指出,辛宇利用网络快速传播信息的特点,吸引了大量潜在受害者。此外,熟人之间的推荐也增加了骗局的可信度。辛宇宣称与大型国企合作,并使用公司账户收款,进一步增强了骗局的迷惑性。

案件审理过程中,辛宇辩称自己只是未能履行合同,属于民事违约。但检察官通过调查发现,辛宇在案发前已债务缠身,且将所有资金用于个人消费,具有明显的非法占有目的。最终,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辛宇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6万元。

近年来,类似的出国务工骗局屡见不鲜。这类诈骗通常通过网络实施,被害人遍布全国各地。涉案公司往往不具备海外劳务派遣资质,合同内容也不规范。务工者在求职时应提高警惕,认准正规、有经营资质的公司,对网络发布的海外务工信息保持谨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hongxiuz.cn/hot/1296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