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境外债务重组取得关键进展,同时发布了迟来的2023年全年及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2023年全年及2024年上半年,碧桂园及其附属公司分别实现总收入4010亿元、1021亿元;税前亏损分别为1673亿元和108亿元,亏损幅度大幅收窄。销售方面,2023年全年及2024年上半年,碧桂园集团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分别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1743亿元和260亿元。
由于未能按时发布2023年度业绩及寄发2023年度报告,碧桂园自2024年4月2日起停牌。尽管补发了财报,公司股票仍将继续暂停买卖。根据港交所2024年6月发出的复牌指引,碧桂园需满足复牌指引的三大要求并对导致其暂停买卖的事项作出补救,全面遵守上市规则才能恢复证券买卖。
随着年报和半年报公开,碧桂园近两年的经营现状逐渐清晰。2024年上半年,碧桂园集团录得税前亏损约108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减少353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亏损为128亿元,同比减少361亿元左右。亏损收窄主要得益于2023年已充分计提存货减值准备,2024年上半年需计提的存货减值大幅减少。此外,碧桂园通过归零预算控制非刚性费用支出,销管费用同比下降51%,其中行政费用降低25%,销售费用下降63%。
碧桂园在公告中指出,2023年对在建物业及持作销售的已落成物业计提减值净额约823.54亿元,而2024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仅为26.98亿元。接近碧桂园的人士表示,除非未来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否则碧桂园已将大部分存货减值出清。预计2024年全年亏损会进一步收窄,但具体恢复盈利的时间还需结合外部市场环境、销售回款情况、债务处置情况等综合考虑。
债务方面,截至2024年6月30日,碧桂园集团借贷总额约为2502亿元,其中流动负债约2035亿元,现金总额(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现金)约为448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优先票据、公司债券和可换股债券分别约为1539亿元、706亿元、194亿元和63亿元。
碧桂园高度重视债务风险化解,积极与利益相关方沟通探讨多种举措,致力于搭建长期可持续的健康资本结构。今年1月9日,碧桂园公布了境外债务重组提案的关键条款,旨在解决现有债券债务、银团贷款债务以及由碧桂园借入或担保的若干其他贷款融资下的境外债务。如果重组提案得到落实,碧桂园集团将实现大幅去杠杆化,目标是减少境外债务最多116亿美元,延长境外债务到期时间至最多11.5年,并将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从每年约6%降至约2%。
短期内,“保交房”是碧桂园的第一要务。2023年全年,碧桂园集团连同其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交付超60万套房屋,2024年累计交付房屋超38万套。近三年,碧桂园累计交付房屋约170万套。未来仍有约20万套房屋的交付任务,公司将按照极限收支、一楼一策的运营思路推进剩余房屋建设。截至2024年6月末,碧桂园开发项目遍及31个省份,项目数量达到3059个,国内未售权益总货值约6041亿元。碧桂园将视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经营情况,在处理存量库存的同时,审慎重启投资拿地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