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航客机失事后续。阿塞拜疆客机坠毁事件引起全球关注,最新进展显示,机上两个黑匣子均已被寻获。官方公布关键人物机长伊戈尔·克什尼亚金成功挽救了29名乘客的生命。在坠毁前的关键两分钟,他竭力扭转危局,不顾个人安危执行操作,让数十人在这场空难中幸免于难。
2024年12月25日,阿塞拜疆航空公司某客机遭遇安全事故。机组人员三次尝试将飞机降落在原定目的地格罗兹尼,但均告失败。第三次降落过程中,飞机上发生爆炸,游客感受到强烈震动。机长决定改变航向,选择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阿克套机场作为降落地点。飞行途中,飞机遭遇强烈GPS干扰,导致数据传输出错,地面网站难以继续追踪飞机的具体位置。当飞机从万米高空下降至4000米高度时,数据全面丢失。飞越里海时,信号恢复,机组立即尝试向地面发送求救,并启用紧急代码7700。飞行员持续操控客机,机组人员则尽力安抚乘客,避免悲剧发生。
从其他角度拍摄的飞机最后影像显示,降落时飞机大幅上下移动,表明已处于严重的“空中失控”状态。飞机坠毁前15分钟,保持457米高度飞行,下降速率达1036米/分钟。准备降落机场时,飞机高度降至160米,瞬间下降率高达1432米/分钟,情况危急。通常情况下,民航客机下降时十分稳妥,若高度不足300米,其下降率不会超过304米/分钟。此时,飞行员操控飞机极为困难,飞机可能以垂直下坠方式冲向机场,必将导致伤亡。最终,飞机在当地时间07:55坠落于一片空旷无人的田野中。机头猛烈撞击地面致全毁,却为机身形成强大缓冲,因此机舱内众多游客得以幸存。随后,消防员及所有救援设备迅速到位,展开行动。
数据显示,本次坠机事件中,38人遇难,29人幸存。机组人员中,3人幸存,机长与副机长共2人不幸遇难。两位英雄机长的果断行动,成功阻止了更严重伤亡的发生。机长伊戈尔·克什尼亚金独自竭力应对,尽己所能完成了所有他能做的事情。飞越里海时飞机失控,有人认为坠海能减小冲击或增加生还人数,但这显然不现实。海面辽阔,救援极为困难,海浪翻腾时,游客置身冰冷海水中危险倍增。此外,遗留影像资料显示,飞机曾险些撞向居民楼,即将坠落其上。若飞机撞上居民楼,冲击力巨大,不仅游客可能伤亡,楼内居民亦会受波及,后果无法预测。因此,机长持续努力,旨在将飞机着陆时的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观看飞机降落前两分钟视频后,众人定会为那位英勇机长所动容。最后两分钟十八秒时,机长首次执行拉升操作,旨在使飞机恢复平稳状态。飞机笔直坠落,速度迅猛如箭离弦,令人心惊胆战。最后1分50秒,希望愈发黯淡,但机长坚持不懈,决定再次进行拉升尝试。一分三十秒时,飞机再度下坠,形势严峻。一分十五秒,飞机短暂平稳,随即又陷入坠落,情况不容乐观。在最后40秒内,飞机仍执行了第三次拉升动作,展现出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决心。遗憾的是,在最后14秒内,机长已竭尽全力,但飞机高度已无法支持他再次调整飞行姿态。危险逼近时,机长运用毕生技艺,驾驶飞机盘旋成“8”字形,精准对准跑道,大幅降低冲击力,成功拯救了后舱部分乘客的生命。他在残破的机头中停止了呼吸,将生命终结在了那架他倾注一生心血的飞机上。
哈萨克斯坦媒体报道指出,机长身份为阿塞拜疆公民克什尼亚金,飞行经历丰富,累计飞行时长1.5万小时,其中担任机长时长超11200小时。一生勤勉尽责,临终前仍牵挂乘客安全,令人钦佩。若非那两分钟竭力挽救,后果不堪设想。他的壮举让人联想到我国传奇机长刘传健,即电影《中国机长》的原型人物。重庆至拉萨航班在9800米高空挡风玻璃爆裂,驾驶舱门受冲击开启,自动驾驶失效,面临极度危险。在极端高温、缺氧且伴有强噪音的环境中,缺乏数据支持,飞行员不得不依靠直觉和经验进行盲飞。飞机紧急操控下降,成功着陆于成都双流机场,机组与百名乘客均安全无恙,此事件铸就了航空史上的非凡奇迹。
至今,官方初步公布的事故缘由为飞行中与鸟群发生碰撞。坠毁客机上存在多处不明洞孔,具体原因尚待深入调查。黑匣子解密需10至15天,事故初步调查结果将在30天内出炉,我们静候最新调查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