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I管制到底限制了啥。1月13日,美国发布了历史上首个人工智能出口管制规则。这份长达168页的新规以“临时最终规则”形式发布,自当天起生效,并于1月15日在《联邦公报》上刊登。公众可以在《联邦公报》刊登后120天内提交反馈意见。
新规主要针对AI硬件(如GPU)和模型权重进行管制。对于AI硬件,特别是GPU的性能标准,新规保持了与2023年1017规则的一致性,重点仍然是数据中心芯片,这些芯片在大模型训练中至关重要。具体而言,被管制的GPU需满足以下条件:总处理性能为4800或以上,或总处理性能为1600或以上且性能密度为5.92或以上。
新规对不同国家实施了不同的出口许可体系。最亲密的17个盟友加上美国本身,被称为“人工智能授权国家”,这些国家的公司只需提交一个声明,承诺不会将GPU转卖给非授权国家。中国及其他美国武器禁运国家和地区则面临最严格的推定拒绝政策。此外,还有约100多个国家被划分为“中间国家”,它们受到新的出口配额限制。例如,单个“中间国家”的公司在两年内累计可进口的GPU数量为5万块左右。若超出这一配额,则需申请额外许可,否则将被拒绝出口。
为了进一步细化管理,新规还设立了两类“数据中心经验证最终用户”认证,允许相关公司购买更多GPU。一类是通用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UVEU),仅限美西方本土公司及其子公司申请;另一类是国家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NVEU),面向“中间国家”的公司。获得这些认证的公司需遵守一系列严格的安全、合规及人权要求。
在模型权重方面,新规通过新增ECCN编码4E091来管制先进AI模型的参数。先进AI模型定义为使用超过10的26次方次计算操作训练出的闭源模型。这些模型权重的出口政策是推定拒绝,但对“美西方”国家有例外,对中国等不友好国家一律禁运。此外,新规还首次对美国境外的模型权重适用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即使模型在美国以外训练,只要使用了受控硬件或基于受控模型权重生成,其出口也将受美国管制。
新规对美国云服务商提出了更严格的尽调义务,要求他们了解客户背景并确保合规。这不仅增加了服务商的合规负担,也影响了他们的业务运营。整体来看,新规反映了美国对AI技术扩散尤其是对中国获取AI能力的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