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CES上,英伟达发布了一系列面向AI时代的新产品和技术,其中NVIDIA Cosmos平台的推出尤为引人注目。该平台由生成式世界基础模型、高级分词器和加速视频处理管道组成,旨在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等Physical AI系统的开发。黄仁勋表示,与大型语言模型一样,世界基础模型是推进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开发的基础,但并非所有开发人员都拥有训练这些模型的专业知识和资源。
Cosmos可以从文本、图像和视频等多种输入组合以及机器人传感器或运动数据生成基于物理的视频。黄仁勋强调,Cosmos生成的内容优先考虑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用例的独特需求,如真实世界环境、照明和物体持久性。首批使用Cosmos的公司包括1X、Agile Robots、Agility、Figure AI、Foretellix、Fourier、Galbot、Hillbot、IntBot、Neura Robotics、Skild AI、Virtual Incision、Waabi和小鹏汽车等。
演讲中,英伟达展示了由14款人型机器人组成的“机器人军团”,这些机器人分别来自14家企业,其中有6家中国企业。
小鹏汽车在AI技术领域投入巨大,早期主要研究四足机器人,随后转向双足机器人研发。2023年10月24日,小鹏展示了其首款人形机器人PX5。2024年11月6日,小鹏AI机器人Iron正式亮相,采用仿人结构设计,身高178cm、体重70kg,拥有62个主动自由度,双手也采用1:1人类双手尺寸,拥有15个双手自由度。其“大脑”采用图灵AI芯片,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学习能力。目前,Iron机器人已在小鹏广州工厂进行实践应用,部分生产岗位已由机器人操作。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8月,专注于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研发。2023年,宇树科技发布了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H1,整机重量约47kg,最大扭矩达360N.m。H1能够完成复杂的动作和任务,移动速度可达3.3m/s。宇树科技自研了大扭矩关节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并积累了丰富的专利。
银河通用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5月,设有北京、深圳和苏州三地研发中心。2024年6月,首代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 (G1)正式亮相。Galbot是一款轮式、双臂、身体可折叠的人形机器人,配以360°全向移动轮式底盘,使其具有更大的工作空间。银河通用坚持通过物理仿真合成大规模高质量数据的技术路线,已积累了几千万级的场景数据和数十亿级的动作数据。
傅利叶智能业务涵盖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和智能康复解决方案。2023年,傅利叶推出了GRx系列首款机器人GR-1并实现全球量产交付。2024年,傅利叶推出了新一代人形机器人GR-2,搭载了全新FSA2.0执行器及全自研12自由度灵巧手。目前,GRx系列机器人已在多个领域实现实验性落地应用。
星动纪元成立于2023年8月,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孵化。此次展示的产品是星动STAR1,双腿共有12个自由度,双臂共有14个自由度,腰部和颈部分别有3个和2个自由度。配备单手12个主动自由度的全直驱五指灵巧手。STAR1具备400Nm的最大关节扭矩和高达25rad/s的转速,室外真实场景奔跑速度可达3.6m/s,能够承载160kg的负载。
智元机器人于2023年2月在上海成立,创始人之一是彭志辉。2024年8月18日,智元机器人发布了“远征”与“灵犀”两大系列共五款商用人形机器人新品。远征A2参考人体工程学设计,提升了实时对话能力和自主移动性能。智元机器人携手多家商业伙伴和科研机构,致力于多模态大模型和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技术研发。
海外厂商也不容忽视。Apptronik成立于2016年,脱胎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实验室。2023年8月,Apptronik发布了首款人形机器人Apollo,专为友好交互、大规模可制造性和高有效载荷而设计。红袖中文网DeepMind宣布与Apptronik合作,共同研发新一代人形机器人。
Neura Robotics成立于2019年,致力于扩展具有认知能力的协作机器人的技能组合。2022年9月,Neura Robotics立项了人形机器人4NE-1项目,该机器人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理念设计,由AI驱动,能够执行各种人机交互动作。
波士顿动力以其著名的Atlas人形机器人闻名。2024年4月,波士顿动力推出了电驱版E-Atlas人形机器人,利用头部摄像头和机器学习为基础的视觉系统,能准确识别视野中的空间和物体。波士顿动力计划通过应用生成型AI和强化学习等方式提高认知、判断及控制性能。
Agility Robotics成立于2015年,从俄勒冈州立大学拆分出来。2023年3月,Agility Robotics推出了新一代Digit,专为物流工作而设计。去年6月,Agility Robotics与GXO签署合作协议,在物流业务中部署Digit。同年11月,Agility Robotics与舍弗勒集团达成战略投资和协议,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影响力。
Figure成立于2022年,获得了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英伟达、OpenAI和微软等科技巨头的投资。2024年8月6日,Figure推出了第二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2,专为在人类环境中工作而设计,具备更强的手部操作和板载计算能力。
1X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挪威奥斯陆。2025年,1X与ADT Commercial的Everon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部署了数百个人形机器人在美国商业建筑中进行夜间守卫。1X的主要产品包括双足机器人NEO和商用轮式人形机器人EVE。
Mentee Robotics成立于2025年底,由Mobileye创始人Amnon Shashua创立。2024年4月17日,Mentee Robotics展示了旗下首款人形机器人的原型Menteebot,集成了尖端的Sim2Real学习技术,具备逼真的步态和手部运动能力。
Sanctuary AI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2024年12月16日,Sanctuary AI推出了第八代Phoenix通用AI人形机器人,经过优化以捕获高质量数据,改进了视野和遥测系统,并增强了人机交互能力。
回顾这14家海内外人型机器人企业的发展,不难发现这一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成为科技创新与未来想象的新高地。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和潜力日益凸显,全球性的科技竞赛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