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对中国3万多家汽车经销商来说充满挑战。年初,成立近30年的著名经销商集团广东永奥因资金链断裂,旗下80余家经销商被查封。5月,保时捷中国经销商因销量下滑和压库问题向总部抗议,最终导致保时捷中国换帅并发布声明安抚经销商。7月,宝马中国退出价格战后一个月销量腰斩,不得不重返战场。8月,拥有730多家门店的广汇汽车因股价低于1元而从上海证券交易所退市。10月,北京星德宝因资金压力闭店停业。12月,北京华阳奥通改售华为鸿蒙智行问界品牌。此前,庞大汽贸已成为首家破产重整的经销商集团。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0.2%,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接近荣枯线。全年经销商盈利挑战与流动性紧张问题依然严峻。《2024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上半年有一半以上的经销商遭遇亏损,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经销商半年销售目标完成率不足70%。年末仅有34%的经销商超额完成全年任务,26.1%的经销商完成率为90%-100%;仍有26.8%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不足70%。2024年退市的4S店数量将达到4000家,较过去三年年均数量翻倍增长。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随着春节临近,工作日减少,消费者返乡或旅游度假,导致到店客流量断崖式下滑,成交率也随之下降。尽管2024全年的销售数据较好,但经销商的实际感受是“冷”。
造成汽车经销商困境的原因主要是持续的价格战。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但只有比亚迪、理想汽车和华为鸿蒙智行赋能的赛力斯实现盈利。为了扩张市场份额,以价换市成为车企的主要手段,导致行业利润下降。去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净利润下滑40%,长安汽车超过60%,广汽集团下滑近100%。去年1—10月,中国汽车制造业利润额同比下降3.2%,利润率仅为4.5%。
尽管价格战短期内降低了消费者购车成本,但长期来看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汽车产业正处于从油车向电车转型期,需要大量研发经费支持。如果不能保证产业链健康发展,消费者的权益将受损。
2024年全国汽车制造商共下调了227款车型的价格,创下历史纪录。大降价刺激了新能源汽车销售,传统合资车企也不得不推出各种优惠措施。许多车企领导人预计价格战将持续数年。文思婧认为,价格战是供需失衡的产物,唯有产业健康发展,才能保护消费者权益。
政府高度重视“内卷式”竞争的危害。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恶性竞争,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面对危局,传统经销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东风汽车集团实施新能源“跃迁行动”,吉利汽车整合几何系列,上汽大众将斯柯达全系车型入驻大众品牌展厅,荣威、飞凡渠道合并,保时捷中国计划优化经销网络,林肯关闭盈利不佳的门店,比亚迪也启动渠道招商。新势力品牌也在开拓新的线下销售模式,如华为鸿蒙智行、小米等新零售业态对传统模式构成冲击。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建议加大对“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政策的宣传,提振消费信心。国务院发布相关方案,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19日,汽车以旧换新带动乘用车销售量580万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的通知明确将在2025年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文思婧认为,“两新”政策给经销商打了一剂强心针,经销商正在积极寻求转型自救之路,提升服务质量,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她相信,行业的明天一定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