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一家上市25年的国企因连续5年财务造假被公告锁定退市。天津卓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卓朗科技”)被证监会认定在2019年至2023年间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达18.2亿元和13.4亿元。这一行为触及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4月修订)》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去年4月,国务院发布强化退市监管的新规,随后沪深交易所修订并发布了新的《股票上市规则》,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退市新规。卓朗科技是首家因新规中的“多年连续造假”情形而锁定退市的公司。新规规定,若公司年报财务指标连续3年存在虚假记载,将被终止股票上市。
除了重大违法类,新规还完善了规范类、财务类和交易类的强制退市标准,并加强了上市公司分红约束等。许多新标准从2024年度开始适用。随着新年到来,上市公司2024年度财报披露潮启动,意味着退市新规全面施行。专家表示,投资者赔偿救济难等问题仍然存在。
卓朗科技通过其子公司虚构销售业务,在2019年至2023年间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最终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相关个人总计被罚1900万元。此前,该公司多次因信息披露违规被警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其股东户数已增至5.1万户。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鲁东红认为,卓朗科技的案例体现了监管部门严肃整治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决心。2024年A股市场共有52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多家公司也有严重的财务造假历史。例如,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累计虚增利润4.2亿元,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则通过多种手段虚增营收和成本。
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自2012年至2018年连续7年虚增净利润,累计虚增3.9亿元,最终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退市。2024年,共有38家公司因股价低于1元而退市,其中近半数公司存在财务造假或违规行为。
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指出,要加大对重大违法退市的责任人处罚力度,推动健全行政、刑事和民事赔偿立体化追责体系。2024年,证监会共向114家上市公司发出131份立案调查公告,其中68份针对实控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
此外,退市新规新增了三项规范类退市情形,包括资金占用、内控非标审计意见情形和控制权无序争夺情形。面值退市规则引发争议,尤其是对非ST公司的处理方式。中银绒业等公司在触发“一元退市”规则后迅速退市,导致大量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
浙江财经大学教授益智指出,非ST股退市过程中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完备性存在缺陷,投资者缺乏足够的风险提示。皮海洲强调,保护投资者利益是关键,应尽快完善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已有126家上市公司退市,为改革前十年总和的三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