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师伟:接连痛失儿子、丈夫、女儿,染霜的玫瑰带泪开

fjmyhfvclm2025-01-29  15

在光影交织的电影世界里,那些闪耀在大银幕上的明星们用精彩的演绎为观众带来无数感动与回忆。

其中有一位曾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演员,她的名字叫师伟。

她主演的《新儿女英雄传》《儿女亲事》《红色战斗员》《林海雪原》《不夜城》等影片深深烙印在几代观众的心中,成为那个时代的独特记忆。

师伟的演艺生涯辉煌璀璨,但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段充满泪水与伤痛的故事。

丈夫因出身问题遭受不公正待遇,在狱中度过了漫长的15年;上世纪90年代以后,她又接连失去儿子、丈夫和女儿,人生的苦难如潮水般向她涌来。

然而,即便如此,师伟依然像一株历经霜雪的玫瑰,在红尘中顽强绽放,带着泪水散发出坚韧的芬芳。

师伟,原名孙宗洵,1928年1月23日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她的祖籍在山东平阴县孙官庄,父亲孙伟毕业于北平俄文专修馆,后来在哈尔滨中东铁路任职。

东北解放后,父亲进入军委翻译局成为一名翻译。

母亲师玉成曾上过私塾,给予了师伟最初的家庭温暖和文化熏陶。

在师伟几岁时,父亲调入北平清华大学任教,一家人也随之迁往北平定居。

在这片充满文化气息的土地上,师伟开启了自己的求学生涯。

她在北平师大女附小度过了快乐的小学时光,之后顺利考入北平女二中。

师伟自小天资聪颖,家庭氛围让她对文艺和体育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女二中上学期间,她结识了挚友贾铨,也就是濮存昕的母亲。

贾铨的哥哥贾大林热衷于导戏。

一次,贾大林执导话剧《雷雨》,扮演四凤的女演员临演出前家中突发状况无法登台。

在这紧急关头,贾铨和哥哥将目光投向了师伟,希望她能救场。

师伟没有丝毫犹豫,勇敢接下这个挑战。

在学校的新年同乐会上,《雷雨》成功上演,师伟饰演的四凤灵动而真实,赢得师生们的广泛赞誉。

那一刻,舞台上的灯光仿佛只为她一人闪耀,在她心中种下了文艺的种子。

升入高三后,师伟与贾铨再度携手,出演德国剧作家席勒的名剧《阴谋与爱情》。

这次,师伟饰演女主角费珊珍,他们全身心投入角色,将剧中人物的情感纠葛演绎得淋漓尽致。

演出大获成功,同学们看得如痴如醉,意犹未尽,师伟等人又应大家要求连演了两场。

当时,北平农业大学许多学子都是中共地下党员,他们组织了趣味生活社,宣传革命思想。

师伟被他们的热情和理想感染,积极参加这个组织,逐渐成长为一名进步女学生,在时代浪潮中追寻自己的信仰。

1946年10月,师伟凭借努力考入中国大学生物系。

这所大学是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后创办的,充满革新与进步气息。

在大学期间,师伟并没有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

1947年,她加入民主青年联盟,在地下党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

1948年元旦,生物系组织了一场新年晚会。

师伟和同学们精心准备,演出了讽刺国民党反动派腐败无能的独幕话剧《停止小便》,还有《王大娘补缸》《艺术家之死》等进步话剧。

这些话剧以幽默诙谐又犀利的方式揭示当时社会黑暗,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和共鸣。

然而,师伟的进步活动引起了国民党特务注意。

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特务开始大肆逮捕进步学生。

8月21日,北平辅仁大学一位姓郝的女同学被特务追捕,慌乱中躲进师伟家中。

师伟深知事情严重性,但她没有丝毫退缩,与哥哥商量后决定将这位女同学偷偷转移出去。

可是,他们的行动还是被发现了。

很快,国民党持枪军警将师伟家团团包围。

师伟家中藏有不少进步书刊和宣传革命的小册子,一旦被搜出后果不堪设想。

师伟迅速将郝姓女生藏进衣柜,然后镇定打开门直面军警。

师伟早已被列入搜捕黑名单,军警此次就是来抓她的。

她被带走后,先是被关在西安门派出所,随后又被转移到东城区警备司令部。

在那里,她被关进一个黑礼堂,里面还关押着20多位北平高校的进步师生。

第二天,师伟被带到北平草岚子胡同的特审庭。

法官一脸严肃指控师伟有罪,随后将她关进牢房。

由于女监已满,师伟被关进男监。

牢房里昏暗无光,只有高墙铁丝网上吊着几盏电灯散发着微弱惨淡的光,仿佛预示着师伟未知的命运。

幸运的是,师伟的父亲是清华大学教授在当地有一定社会威望。

他四处奔走找了北平两家商铺作担保,并交了一笔保释金,最终将师伟保释出来。

出狱后的师伟面临被学校开除命运,但这并没有击垮她,反而让她更加坚定了去解放区的决心。

1948年10月,在组织精心护送下,师伟踏上了前往解放区征程。

她历经辗转,最终到达河北沧州泊头镇。

当时北平城工部就设在这里,师伟化妆成普通老百姓住在老乡家里。

为了不连累家人,她决定改名字。

从父母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她将自己的名字改成师伟,从此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师伟与其他8位进步学生一起从泊头镇徒步走到山东德州,又从德州乘火车抵达石家庄。

此时的石家庄刚刚解放,师伟等人被组织安排到华北大学深造。

学习两个月后,华北大学第一、第二文工团奔赴平津战役前线。

为了满足文艺工作需要,校长吴玉章在学校成立了第三文工团,师伟凭借出色表现被抽调充实到华北大学第三文工团,正式踏上专业演员道路。

1949年春天,第三文工团精心排演话剧《红旗歌》,师伟在剧中饰演女工美兰。

这是解放区第一部描写产业工人的文艺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师伟深入研究角色,将美兰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演绎得十分生动。

1949年7月,该剧在全国文代会上精彩上演,凭借深刻主题和精彩表演被评为优秀剧目。

随后,长春电影制片厂将《红旗歌》拍成电影,让更多观众看到这部作品。

1949年12月,华北大学改建为中国人民大学。

由于大学里没有文工团编制,师伟与华大第三文工团同事们全部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

在这里,师伟迎来了自己演艺事业新起点。

1950年,师伟迎来人生另一个重要时刻——她结婚了。

她的丈夫康玉洁时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科教片室主任。

婚后,师伟和丈夫生活幸福美满,他们接连迎来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大儿子叫滕晨,小儿子叫滕昱,女儿叫滕易。

然而,初为人父母喜悦中也夹杂着生活压力。

师伟与丈夫工资并不高,要抚养三个孩子经济上时常捉襟见肘,但一家人相互陪伴日子也过得温馨而充实。

在北影厂期间,师伟全身心投入到演艺事业中,接拍了《吕梁英雄》《儿女亲事》《新儿女英雄传》《红色战斗员》等多部影片。

她在每一个角色中都倾注心血,努力展现不同人物独特魅力。

1953年,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成立,康玉洁被调入该厂工作。

为了避免夫妻两地分居,师伟也被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成为上影厂演员。

同年,上影厂筹备拍摄《不夜城》。

这部电影由柯灵编剧,汤晓丹导演,师伟与孙道临等实力派演员共同主演。

师伟在片中饰演大资本家女儿张文铮,她努力揣摩角色心理和生活背景,将张文铮复杂性格展现得恰到好处。

然而,影片拍摄过程并不顺利。

中央一位姓康领导看了不完整影片后表示:让他们拍吧,拍完再批。

后来,在1963年,《不夜城》被打成大毒草,导演汤晓丹遭受毒打。

八一厂原本也要批斗师伟,好在领导念及她努力和才华将她保了下来。

拍完《不夜城》后,师伟又接拍了上影厂出品《引路人》。

在片中,她饰演一位女大学生,然而由于导演海默被划成右派,影片不得不临时停拍,这让师伟感到十分遗憾。

1955年,上影厂出品影片《母亲》。

由凌子风执导,张瑞芳扮演母亲,师伟则扮演张瑞芳的女儿喜鹊。

师伟与张瑞芳等演员默契配合,将影片中母女之间情感演绎得细腻动人。

然而,由于该片编剧是海默,片子拍完后却被停止公映,这让师伟努力暂时被埋没在岁月中。

尽管遭遇挫折,但师伟并没有停下脚步。

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她又陆续接拍了《苗家儿女》《三八河边》等影片,不断挑战不同类型角色提升演技。

1958年,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成立,师伟随丈夫调回北京。

康玉洁在该厂担任导演,师伟则被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

在八一厂,师伟迎来了自己演艺生涯创作高峰。

她相继主演了《白求恩大夫》《朝霞红似火》《林海雪原》《东进序曲》《秘密图纸》《林冲》《爱厂如家》等一系列影片,每一个角色都成为观众心中经典。

《朝霞红似火》根据浩然小说改编,师伟在片中饰演女主角秦玉珠,这是一位性格泼辣农村女青年,心中还暗恋着自己表哥。

师伟深入农村体验生活,观察农村女性言行举止和情感表达方式,将秦玉珠形象塑造得鲜活生动。

然而,影片快拍完时,某领导看了样片后认为影片表现三角恋爱,要求停拍。

导演范莱痛心不已,师伟也流下伤心泪水,但她依然尊重领导决定。

师伟代表作《林海雪原》在1960年全国公映后引起巨大反响。

这是一部男人戏,而师伟饰演卫生员小白鸽却在众多男性角色中格外抢眼,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印象。

为了演好小白鸽,开拍前师伟付出巨大努力。

她苦练滑雪技能,在雪地上不知摔了多少跟头,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但她从未抱怨过。

拍摄时,所有演员都穿着统一军装。

为了突出小白鸽之美,师伟向导演提议给小白鸽系一条白色围巾。

这一小小提议成为小白鸽角色点睛之笔。

影片公映后,白围巾在全国脱销,很多女青年都将脖子上白围巾当成时尚标签,足见小白鸽角色影响力。

1964年,师伟接拍悬疑影片《秘密图纸》,在片中饰演女特务方丽。

当导演郝光选中师伟饰演女特务时,师伟一开始并不愿意,她担心自己无法诠释好这个复杂角色。

直到厂领导出面做工作,师伟才接受任务。

当时国内影片中女特务形象大多有些模式化、脸谱化,烫着大波浪短发,抽着烟,迈着舞步,形象妩媚。

师伟一直在思索如何塑造一个不一样的女特务。

为了最大限度贴近角色,师伟前往一所监狱观察服刑女特务。

她观察是一个从国外派来潜伏女特务,穿着灰色囚服,面部表情平静,师伟悄悄观察半天也没发现她有什么真实之处。

这让师伟更加坚定想法,特务标签不是写在脸上挂在脑门上。

《秘密图纸》中方丽身份是钢琴演奏员,在旧社会从事这个职业人不是普通人,应该是有文化演艺界人士。

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师伟来到中央乐团观看钢琴家演奏寻找感觉。

师伟本身学过钢琴,片中方丽弹奏钢琴戏都是她自己完成。

《秘密图纸》公映后,师伟塑造漂亮有个性女特务方丽,让观众眼前一亮,她成功打破以往女特务形象刻板印象。

当年八一厂风靡一时话剧《霓虹灯下哨兵》,师伟也是主演之一。

她饰演女大学生林媛媛栩栩如生,她将林媛媛纯真、善良以及在时代浪潮中成长与转变演绎得十分到位,深受观众好评。

师伟事业可谓顺风顺水,但婚姻却面临严峻考验。

师伟丈夫康玉洁因为出身问题遭受不公正待遇。

他先是被隔离审查,1963年更是被关进监狱。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师伟生活瞬间陷入困境。

师伟既要努力工作又要独自抚养三个孩子,承受体力、经济和精神等多方面重压。

但师伟有着军人般坚强意志,她刚刚在家里偷偷哭过,擦干眼泪后立刻给丈夫写信鼓励他要坚强,告诉他自己和孩子们会一直在家等他回来。

师伟去探监时会把自己省下来钱买成食品带给丈夫。

她还要求孩子们给爸爸各写一封信,然后将儿女信带给丈夫,希望用亲情温暖力量支撑他度过艰难时光。

康玉洁看着孩子们信,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他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无论多么艰难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师伟为了节省开支,省吃俭用几年都不舍得买一件新衣服。

有时应邀出席活动,她就向厂里服装科借衣服穿。

晚上在北京赶夜戏时,剧组发给她宵夜她也舍不得吃,总是小心翼翼地打包带回家给孩子们吃。

生活上苦,师伟都能咬牙承受,但周围人白眼和非议却像一根根尖锐针深深地刺痛着她心。

厂里有些人嫉妒师伟才华和成就,从她身边经过时故意贬损她丈夫,用难听话刺伤她。

师伟只能装作没听见,可回到家后她却忍不住默默落泪。

由于要抚养三个儿女加上年龄逐渐偏大,1972年,师伟做出一个艰难决定——由演员改行做导演。

她从副导演做起,协助导演拍摄了《走在战争前门》《怒吼吧黄河》《飞行交响曲》等影片。

在这个新领域里,师伟努力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为自己的导演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1973年,八一厂拍摄影片《闪闪红星》,师伟依然担任副导演。

在选角过程中,师伟独具慧眼发掘了潘冬子扮演者祝新运和春芽子扮演者刘继忠。

她耐心指导两位小演员,帮助他们更好理解角色。

1974年国庆节,《闪闪红星》隆重公映,祝新运、刘继忠一夜成名红遍全国。

然而,影片字幕中竟没有出现副导演师伟名字,原因是她丈夫还在服刑,她被视为黑五类家属不可以上字幕。

但师伟并没有因此而抱怨,她依然专注于自己工作。

师伟还发掘了宝珣、张光北、洪剑涛、洪学敏等演员,成为名副其实伯乐。

这些演员在师伟指导和帮助下,逐渐在演艺界崭露头角。

经过多年磨砺,师伟终于有机会独立执导影片。

她执导了《失去歌声》《草地》等影片。

在执导《草地》时,时间紧迫,只有4个多月影片就要公映。

师伟加班加点地写分镜头,精心选演员、选外景。

1986年3月,师伟带领摄制组沿着红军当年过草地路,爬上3700多米红原、瓦切、诺尔盖等地拍摄。

强烈高原反应让师伟头痛恶心,但她始终坚持指挥拍摄,没有丝毫退缩。

《草地》公映后,受到电影局局长丁侨高度评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hongxiuz.cn/ent/1454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