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华中科技大学新传学院教授
春节最幸福的时刻,可能不在团聚在场时的热闹欢快,而在那句真正松弛感拉满的“年后再说”。常有人说中国人缺乏松弛感,亚洲人“装”出来的松弛感让人很紧张,但春节是一种真正的松弛,因为它以强大传统与日常形成了一种“间离”,让紧张的人们可以真正意义上松弛下来。
日常以工作日为坐标的时间霸权,遮蔽了时间向生活、家庭、艺术、审美、内心、静思等其他方向伸展的可能性,以工作效率为中心,把其他都视为“浪费时间”和“消耗生命”。过年则通过“集体按下暂停键”而切换到另一种时间坐标,从以“快”为美的工作场景,回到慢下来的家庭和内心场景。现代人被“快”施了魔法,过年的标志是,可以理直气壮地慢下来。过年是一种对日常暂时的时间挣脱,无论在哪里,时间都慢了下来:紧张的表情放松了下来,街上的人脚步慢了下来,早上不必被闹钟叫醒,不用记今天是“周几”,没有“浪费时间”的他者规训和监控焦虑,没有气氛组哄抬的进程压力。
春节是一面镜子,让人们看到传统,我们不是从“现代性”的石头中蹦出来的,而是从传统而来,春节里包含着最古老、最有生命力和生活气息的传统。更让人们看到了家庭。“温暖回家路”新闻中那些纳鞋底的妈妈,烫了新发型的妻子,提前回家照顾老人的丈夫,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许是一个可以被其他人替代的“人手”,但在家庭中,她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关键性的。在家中的身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离开谁都不行,在一起就是天大的事儿。
互联网和新科技是如此发达,似乎有无坚不摧、替代一切的雄心,可面对“春节回家”这个古老的传统,新技术毫无撼动力。终归要回到暂时间离的日常,“年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