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光谱定性分析是如何判断某种元素的存在

fjmyhfvclm2025-02-07  0

寒梅胜雪的回答:


不同的原子的颜色是不同的。不同元素的光谱不一样,也就是他们吸收和跳变跃级释放出的光的波长不一样,因此也产生了颜色的差别。

百科里有详细的

精灵使·圣的回答:


分析所得谱线中是否有该元素的谱线啊

而且根据强弱能判断含量

aes oes仪就是这个原理

热心网友的回答:


根据原子发射光谱所发射出的谱图,根据分析线或最灵敏线,可以判断出某个金属原子,不过,一般用铁谱比对,因为铁谱线最多,而且最全

敬玉蓉褚卯的回答:


(1)第一,因为石墨电极的激发能较大,在远紫外区,波长短,不会干扰试验金属元素的测定;第二,碳的导电效能好。

(2)铁谱图谱线较全,分布均匀,可作为原子发射光谱的「标尺」使用,对被测元素进行定性分析。

1885年瑞士物理学家j.巴耳末首先把上述光谱用经验公式 bn2 n2 22 n 3,4,5,表示出来,式中b为一常数。这组谱线称为巴耳末线系。当n 时,b,为这个线系的极限,这时邻近二谱线的波长之差趋于零。1890年j.里德伯把巴耳末公式简化为 1 rh 1 22 1 n2 n 3,4,5,式中r...

原子光谱来自原子能级跃迁,对于同一种原子,所需的能量 光能 是固定的,所以就那么几条。分子光谱来自分子的能级跃迁,分子除了本身的能级外,还包括分子内各个原子之间的振动 转动能级 而且每一个分子能级都包括一堆振动能级,每一个振动能级包括一堆转动能级,这样下来,所需的能量几乎就是连续的,即表现为连续光谱...

你能提出这样的疑问,说明你在思考,这样很好 波尔的解释是一种对氢原子光谱的半经专 典解释,结属合了经典的牛顿力学和 量子化 的思想,对于后来的量子力学有很大的启发。由于当时量子力学还处于萌芽时期,没有完备的量子力学观点和解释,实际上连理论都不完备。所以波尔的解释是对氢原子光谱的一种近似解释,当然在当...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hongxiuz.cn/baike/1558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