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是怎么形成的

fjmyhfvclm2025-02-07  3

森林美地的回答:


一、中国沼泽溼地形成与分布

沼泽溼地是地表陆域与水域双向生态演化过程的表现形式,按沼泽的初始形成原因可分陆域沼泽化和水域沼泽化,陆域沼泽化又分草甸沼泽化和森林沼泽化两种途径。通常,在构造格局未发生大变动的情况下,气候向溼润方向转化时,陆域沼泽化得以拓展,气候向乾旱方向转化时,水域沼泽化过程更利于进行[2]。

(1)草甸沼泽化,陆域草甸沼泽化大多数发生育在河漫滩、阶地、坳沟山、间盆地、山前冲洪积扇扇缘洼地、冰积垄间洼地、冰蚀及融冻洼地、地下水溢位区,多年冻土形成物理隔水层的地面区域等。草甸沼泽化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因地表呈负地形,土壤经常过溼或地表经常由积水。中国草甸沼泽化过程是形成沼泽的重要途径。

沼泽植物主要为禾本科的禾亚科和莎草科的苔草属,莎草属,和嵩草属等。

(2)森林沼泽化,森林沼泽化过程是伴随林下残落物不断积累和灰化作用进行的。林下残落物不仅能保持大量水分,儘管森林植被可能蒸腾大量水分,但地表仍保持过溼状态,土壤溼度增加,渐渐变为嫌气环境,随森林的自然稀疏,草本植物侵入。草本植物由根茎植物逐渐演化为密丛型植物,最后被藓类植物代替,从而森林演化为沼泽。

中国的森林沼泽化多发生在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地带的大兴安岭北部,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地带的东北东部山地和青藏高原针叶林地带。

(3)水体沼泽化,发生在各种水陆域介面地水域一侧。可分浅水域水平向和深水域垂直向两种演替式。1)浅水域水平向演替式沼泽化过程 由于地表水、地下水、大气降水和风等携带的矿物质,有机质注入浅水湖中后,与湖中浮游生物或其残体一起在湖底形成含有机质的沉积层,这给湖底藻类沉水植物与微体动物的繁殖提供了条件,随着这些生物的生存和死亡,湖低沉积变厚,湖泊水域渐渐变浅,这种浅水环境很适宜植物生长,在湖滨岸带,自外侧向湖泊方向,随水深的增加,依次为苔草科苔草属、禾本科等一些植物形成的草丘,挺水植物禾本科(芦苇、荻等)、香蒲科、莎草科,浮水植物如睡莲科、眼子菜科,水深2m以上,主要为沉水植物。

由于湖底为缺氧环境,植物死亡后,残体分解缓慢或几乎不能分解,逐渐积累。随着湖底变浅,上述各植物带依次向湖心推进,如此,浅水水域渐渐沼泽化,最后湖泊被泥炭填满。中国的很多沼泽是通过浅水水域沼泽化形成的。

2)深水域垂直向演替式沼泽化过程 在水面较为平静的深水水域,由于岸边相连的浮游植物入侵,经大量繁殖逐渐形成浮毯,这些植物盘根错结,交织成网,将风、降水或地表水携来物质的一部分停留其上,由于养分逐渐增加,使其它植物着生,浮毯增厚,变密,为苔草等植物生长创造了条件,这些植物残体沉入湖底,不能完全分解而形成泥炭,日积月累,水域底部逐渐增高,与水面浮毯相互连线,水面缩小,且浮毯向水面中心推进,如此,整个深水水域沼泽化了。

红树林沼泽的形成很难被界定在水域或陆域沼泽化的模式中,多数学者认为红树林植物是陆源性的,是由陆生的高等植物演变而成,由于竞争和自然选择又逐渐演化成适应于海滩生存的生态类群,重新迴归海水生境的一种沼泽型别[2]。

(4)沼泽溼地的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形成沼泽的水热条件。我国东半部以辽阔的低山丘陵为主,气候温暖溼润,降水充沛,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有利于沼泽的形成和发育。东北地区属温带、寒温带溼润、半溼润地区。

沼泽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三江平原和辽东湾北岸及辽东半岛沿海。位于半乾旱地区的鬆嫩平原西部也有小面积的淡水沼泽和大面积的盐硷沼泽分布。从沼泽发育的地貌部位看,主要发育在河漫滩、牛轭湖、古河道、阶地上的低洼地、宽浅的坳谷及熔岩台地,也分布在堰塞湖、火口湖、热融湖、山地斜坡和平缓的分水岭。

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由于开垦历史较长,沼泽面积明显较少,沼泽型别也较简单。海河平原因河流经常氾滥,形成许多古河道和洼澱,其中较大的有白洋澱、高安洼等,是我国着名的「芦苇蕩」洼澱。但其面积变化很大,旱年洼澱面积变小,甚至乾枯,而多水年份芦苇面积也随之扩大。

黄淮平原和长江下游分布着许多湖泊,洪泽湖、微山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广阔的湖滨洼地,均有大面积草本沼泽发育,以芦苇沼泽较为常见,长江下游有少量灯心草-苔草沼泽。此外还有滨海盐硷草本沼泽发育。江南丘陵和云贵高原除山间沟谷,盆地及湖滨洼地有小面积零星沼泽发育外,没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

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中国沼泽空间分布的垂直地带分布得到了充分得体现。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超过4000m,以高寒为环境特徵,形成了世界上特有的高原沼泽。云南省西部断陷湖盆区,以洱源县西湖为代表,海拔1900-2000m,年平均温度15℃左右,年降水量1000mm,除芦苇沼泽有大面积分布外,还常见有**带植物成分。

海拔高度在2500-3000m的青藏高原高原东部,如泸沽湖、盐源等湖滨,西部为藏南谷地,苔草沼泽为主要沼泽型别。海拔高度在3500-4000m,年平均气温0℃上下,年降水量400-600 mm的冷溼气候不仅有利于沼泽的发育,而且也有利于泥炭的积累,典型代表是若尔盖高原沼泽区,青藏高原特有的木里苔草沼泽在这里广泛发育。海拔高度在4000-5000m,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400mm左右,为多年冻土分布带,在冰雪融化的特殊下,如长江、谰沧江、怒江和黄河的江河源头,沼泽发育广泛。

主要沼泽型别为嵩草-苔草沼泽。沼泽分布的上限可达5300m(唐古拉山),是全球海拔最高的沼泽。

总之,我国沼泽的形成是各种自然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水热条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地理环境诸因素,如地理位置、气候、地貌与地表物质组成都是影响水热条件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地貌条件异常複杂,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十分明显,水热条件因区域而异,所以沼泽型别比较複杂,沼泽溼地分布具有广泛性与不平衡性等特点。

二、中国沼泽分布的时空特徵

1.沼泽分布广泛性与不平衡性

我国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地均可见沼泽分布,这体现了沼泽在空间上分布是具有广泛性的。据2023年遥感调查资料统计,各省和自治区均有沼泽分布,只是数量多少存在差异。其中黑龙江、内蒙、青海、**等省相对较多;而新疆、四川、甘肃、吉林、辽宁、湖南、湖北、江西、河北等省区沼泽相对次之;其他省区内沼泽则呈现零星分布。

我国沼泽在空间上的分布既具有广泛性特点,又具有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徵(图1)。沼泽溼地主要集中分布在部分地区,在如三江平原、若尔盖高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长江河源、黄河河源等地区,且沼泽分布集中呈连片式分布,沼泽率可达0.5%-10.

6%。而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準葛尔盆地、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科尔沁沙地等地区沼泽面积极小,分布零星,仅偶尔分布在山麓下水溢位带、洼地、湖滨和河谷等地区,沼泽率均在0.5%以下。

2.沼泽型别複杂性与特殊性

由于我国自然地理条件複杂,生态环境多样,影响沼泽发育的环境因子种类繁多。因此导致沼泽发育存在差异,不同地区、不同地段沼泽生态特徵各具特色,形成繁多的沼泽型别。基本上,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以草本沼泽为主,而且还有独特的青藏高原沼泽。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独特的沼泽区,发育了世界特有的藏北蒿草沼泽、藏蒿沼泽、木里苔草沼泽,这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沼泽型别。沼泽主要分布在海拔3400-4500米的高原东部和藏南谷地,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之一。儘管本区沼泽面积大,但沼泽型别简单,均属于富营养沼泽。

沼泽集中发育在高原东部的若尔盖高原,沼泽面积460000hm2。在若尔盖高原的闭流宽谷、阶地、湖滨洼地上发育了大面积泥炭沼泽。

由于沼泽分布的广泛性和不平衡性及东西部沼泽分布、发育的差异,我国沼泽分布地带性规律差异也十分明显。如在寒温带的溼润、半溼润的东北最北部地区,是我国沼泽最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沼泽集中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不仅是我国沼泽分布纬度最高的沼泽区也是我国唯一的一块寒温带森林沼泽集中分布区。

我国平原沼泽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三江平原,是典型的中温带沼泽,而且此沼泽区泥碳沼泽、无泥炭沼泽均有发育。其他平原如鬆嫩平原、松辽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沼泽分布零散,面积不大,而且多为无泥炭型沼泽。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多山地和平原,地形地貌条件改变了水热条件在地表有规律的分配,因而沼泽地带性规律遭到破坏。

西部地区的西北乾旱区与青藏高原沼泽成为世界上独特的高原沼泽型别。

土壤表层长期过溼是沼泽形成的直接原因 1 草甸 低洼地由于坡降平缓和土地黏重,地表水排洩不畅或下渗困难 2 森林採伐地区或火烧迹地由于失去树木的巨大吸水作用,土层的水平衡遭到破坏 3 地下水溢位带由于泉水经常出露 4 灌区由于过量灌溉等。此外,在冻土地带适合低等植物生长的地方,因季节性融冻作用,也会...

掉到沼泽里应两手张开,不要动,等人救你 抓自己的头髮往上拔,注意,一定要用力呀!一旦双脚陷入沼泽 或泥潭 你应该 1.不要慌张,要大声呼救,并及时向后面同伴发出警告,然后将身体后倾,轻轻躺在沼泽地里,同时张开双臂十指大张,平贴在地面上。2.慢慢将陷入沼泽 或泥潭 的双脚抽出,切忌用力过猛 过大,避免...

之初,物质只能以中子 质子 电子 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宇宙 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 冷却,逐步形成原子 原子核 分子,并複合成为通常的气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恆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暴涨模型允许宇宙的物质和能量从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hongxiuz.cn/baike/1539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