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做好危险源辨识工作,怎样进行危险源辨识?

fjmyhfvclm2025-02-02  11

小可心u9s捤鼸的回答:


1 危险源辨识切入点的选择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这样的几种情况,一是员工与机器装置一一对应,即一名员工只操作一台装置(单人单机);二是员工与机器装置一多对应,即一名员工按照固定的顺序操作多台装置;三是员工与机器装置不固定,此类主要是指装置设施的维修人员,他们只需要在装置设施出现故障后才对装置进行维修操作。因此,在选择危险源辨识的切入点上,存在以装置或以岗位为主的辨识方式,以适合具体的情况。

如:单人操作的单台或多台机床,适合优先选用以装置为主要参考物件、对工作的各个工艺流程进行辨识,其识别的主体在机器装置上;从事装置维修的人员,因其工作都是在装置设施出现故障后进行的,因此他们无法与机器装置一一对应,只能以其岗位作为识别的主体,全面分析其在工作中所有可能面临的危险,其结果将会是多种装置危险源的组合,但不会是多种装置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并集,因为装置维修人员在处理完故障后,试车工作只是进行不带载荷的空运转、实际操作仍然由操作工来完成,故不会出现所修装置在正常工作中出现的危险。

2 危险源辨识着眼点的把握

要辨识危险源,就要找準辨识的着眼点,简单的说,就是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人们通常将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分为六大方面,即:人、机、料、法、环、管等六个要素。

在辨识工作过程中,需要全面的进行辨识,不能有遗漏,那么,从人、机、料、法、环、管等六个要素来进行辨识,就能有效防止出现危险源辨识的少辨漏辨,就能全面的识别出危险源。

人的要素主要是辨识其会不会出现违章操作等方面的内容,如不穿戴劳保护具;机的要素包括操作的机器装置及工作中所使用的工装夹具等,如梯子、钳子、扳手等;料的要素是指原材料、待加工的零部件及他辅助生产用的物料,如胶带、包装带、纸箱等物品;法的要素是指工艺加工过程、工作开展的方法等,如使用锤子时不能对準有人通过的通道;环的要素包括作业场所的光照、噪声、温度、地面状况、周围交通状况等一系列的因素,如夜班时光线不良将加大事故发生的风险、地面有突起物会导致人员绊倒的风险;管的要素是指管理上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有相关的规定不落实、不执行,但此项容易与人的要素相混淆,因为管理制度的落实主体是人,比如起重装置没有按照规定週期进行年检,它就是管理的问题,同时也是人的问题,不过不是操作人员的问题,而是管理人员的问题。

3 危险源辨识需要全过程覆盖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过程中,有一部分人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只关注工作过程中的正常、异常、紧急情况,而忽视了工作开展前期準备阶段及工作结束后收尾性工作的辨识。

比如,需要高处维修的工作,则有较多的前期準备工作,像安全带的準备检查、登高梯的準备检查、有关工具的準备检查等,如果前期工作不认真开展,则在登高作业的过程中,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需要在辨识中加以重视。又如从事粉尘等有毒有害作业的人员,在工作完成后,需要到车间的澡堂进行沖洗,以防止作业人员将有毒有害物质携带回家中危害其家人的健康,但沖洗过程中是存在危险的,像地面溼滑可能造**员摔倒受伤、水温调整不当烫伤等等危险是存在的,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需要把它们识别出来,以利于后期教育、预防等工作的跟进。

4 要注重危险源便是结果的描述形式』

从笔者所在公司开始推进危险源辨识工作时收集上来的初次辨识表来看,很多基层员工辨识出来的危险源只是危险源所导致的结果,在辨识表中,没有描述引发结果的因素或过程,此类辨识,往往不具有教育意义,也不利于预防措施的制订,因而要注重危险源辨识结果的描述,需要完善为xx原因导致xx结果的形式。

如:触电,是大多数危险源辨识中出现的一项,但它只是最后的结果,引发触电的原因有很多,若不认真加以区分,将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导致触电的原因可能是存在裸露的导线被人误碰,也可能是电器线路老化、绝缘失效导致的漏电触电,还可能是装置故障而接地线不起作用导致的,针对上述三种原因导致的触电结果,其预防措施存在差异,因此,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完整的描述,确保辨识的结果能够有效利用。

5 制定对策措施需要经济及具有可操作性

在各类危险源辨识的**中,都需要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它是防止识别出的危险源演化成为事故的应对手段。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对策措施的经济性及可操作性,我们制订对策措施时,需要优先採取技术措施进行防控,其次是警示提示、劳动防护、教育培训、提升员工个人技能等管理类措施。但同时需要考虑的是,如果技术措施进行防控,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超过了所在单位的承受能力时,该对策措施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行性,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更不具有经济性,该对策措施就不能作为危险源的防控措施。

6 危险源辨识的示範应用

因为危险源辨识是一项群众性、基础性的工作,主要依赖于基层一线员工的自主行为,员工的安全素质会因为员工自身的文化层次、工作经历、事故教训、安全培训有较大关係,员工间存在安全素质的不同,因而危险源辨识的全面程度及描述的準确性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在全面开展此项工作之前,要做好危险源辨识工作的示範和引导。通过小範围的组织人员培训加深参加培训人员对危险源辨识的了解和掌握,带动班组、周边其他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笔者所在的公司,就利用安全月活动契机,对危险源辨识工作开展得好的班组进行了物质奖励,以起到示範作用,同时将辨识全面、描述完整的辨识表分发到各相关岗位,供参考学习,通过此类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危险源辨识工作的成效,减少了漏辨的情况。

一份完整的危险源辨识表,可作为从事有关工作的新员工岗位安全培训教材,能够让其快速、有效的了解岗位或工作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及其预防措施,可大大减少因对岗位危险因素的无知而造成的伤害事故。实践证明,体系执行一年多以来,辨识完整、培训过硬的岗位,没有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发生事故的,与危险源辨识的不完善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7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危险源辨识工作中,不仅要注重评价方法的选用,更需要把危险源描述清楚,同时需要制订有针对性的经济可行的预防措施,才能对实际工作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怎样进行「危险源」辨识?

热心网友的回答: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可以理解为从企业的施工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

一、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资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这几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範围或侷限性,辨识危险源过程中使用一种方法往往还不能全面地识别其所存在的危险源,可以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

二、 危险源辨识应考虑「

三、三、七」的要求:

所谓「三、

三、七」,是指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个方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

过去、现在、将来;七种型别(安全):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性、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三、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式 :

(一)辨识、评价要求

1.对本公司在稽核範围所有危险源进行普查,列出: 1)危险源清单; 2)重要危险源清单; 3)重大危险源清单。

2.辨识、评价要做到充分性,辨识、评价出所有岗位、作业点的危险源不能遗漏。

3.要考虑过去、现有、将来三个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4.方法要简单、实用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5.辨识、评价要体现动态性、适应性。

(二)辨识、评价準备

1.成立公司辨识、评价组;

2.各部门、各分厂(车间)成立辨识、评价领导小组;

3.由公司辨识、评价组组织人员培训;

4.制定辨识、评价工作计划、方法;

5.设计员工危险源普查表(包括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办公室在内的危险源普查表;

6.设计公司危险源清单表(车间、站房可通用)等準备工作。

(三)辨识、评价方法和步骤

以谘询人员作指导,由公司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员工参与来完成。

1.发动每个员工查询出本岗位的危险源,要在专业或者管理人员指导下进行。

1)明确本岗位危险源的主要依据一是装置设施及有害作业点的危险源,可按「安全质量标準化」 中相应的考评检查表去辨识(按异常状态);二是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去辨识(j安不遵守时,会有危险)。

2)做好试点工作

一是全公司搞几个试点,组织各分厂(车间1专业、管理人员到几个试点现场参观、学习,在全公司推广;

二是各分厂(车间)搞几个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体员工中推广。 3)指导员工填写危险源普查表

一线员工填写本岗位的危险源;行政管理人员填写本办公室的危险源。并提出如何控制的措施。

2.做好危险源彙总、统计、归类工作。

1)以分厂f车间、站房、油库、化学危险品等)为单位对危险源普查表进行彙总归类。统计本单位危险源的条数f按每个岗位危险源的条数相加)。

2)按同工种、同作业等进行归类,如普通车工,归到普通车床的危险源中去;木型工,归到木型作业去;起重工,归到起重机械中去;站房员工,归到站房中去等。

3)在以上基础上,公司辨识评价组可组织专业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修正、完善、补充(要考虑危险源辨识的充分i生1,整理出整个公司的危险源清单。

3.经公司辨识评价组完善的危险源清单发给全体员工确认、补充,使每个员工进一步辨识出本岗位的危险源;再将危险源清单反馈回公司辨识评价组。

4.公司辨识评价组再组织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按d=lec的公式计算d值。式中:d一危险i生分值。(分值大则危险f生大)卜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率。 c一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的后果。 根据d值确定企业危险的分级。

️如何做好危险源的辨识

蛮小夜的回答:


而要控制危险源,就必须先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因此,危险源的辨识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其它各要素都是以危险源辨识、评价的结果为依据的。 要做好危险源的辨识,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收集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準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準是进行危险源辨识的重要依据。要进行危险源辨识,我们首先应收集与本组织的活动、人员、设施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準。

2.组建好辨识小组 要做好危险源的辨识,还应组建好辨识小组。辨识小组可由体系管理办公室牵头组成,但各专业人员都应有人蔘与。

如安全、消防、动力、电气、装置、化工、建筑等专业。这样,识别时可以儘量将各专业中存在的危险源识别完全。 3.

正确选用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如现场访谈/观察、头脑风暴、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scl)、事故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等,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也有各自的适用範围或侷限性,组织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採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 我认为,现场访谈/观察、安全检查表是两种较好的方法。现场访谈/观察依赖于实践经验,而安全检查表则是系统的理论总结,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将危险源辨识得既快又全。

这里指的安全检查表可以是《安全性评价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準(jgj59-99)》等。 4.要注意辨识的充分性 危险源辨识範围应覆盖组织设计、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要根据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和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生理等多方面资讯来加以识别考查。

应考虑到作业场所中的所有人员、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的设施。 为确保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可以借鉴本单位和同行业以往发生的事故、行业的规定、一些作业档案的安全注意事项、较为成熟的安全检查表或安全评价表的内容。 为确保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还应及时识别或更新危险源。

比如,企业在採用新工艺、新材料、使用新装置、生产新产品(「四新」)时,应及时对涉及「四新」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施工企业,在新专案部成立时,应及时对该专案部各施工阶段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总之,开展危险源辨识,是组织建立ohsas18001的基础,它同时也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安全生产方针。

立足服务,不断提来高为自残疾人服务 为基层服务的水 平。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更要不断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掌握政策和业务才能更好地服务 二是要调查研究,了解掌握残疾人需求,要做到心中有数,制定目标,限期解决。三是要加强联络,建立和巩固与基层...

冬去春来,夏日即将来临,谁都希望在炎炎的夏日里能够有一份阴阴的清凉,生机盎然的绿色花卉植物不仅能够给生活增添美丽的色彩。同时可以隐没炎炎的烈日。可是,对于一个没有园艺经验者来说,由于缺乏基本的栽培技巧和养护方法,往往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花卉植物一天天的枯萎凋谢。其实,要做好日常的植物养护工作并不难,只要...

一般来说,以前準备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从上幼儿园起,就做好了衔接的準备,那么这个衔接过程就是无缝衔接,对孩子们的成长更有利。这并不是说,从3岁就开始学习读书写字,而是将幼小衔接课程融入学前3年的学习中,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必备的技能。为什么专家建议暑假坚持让孩子上幼小衔 让孩子继续保持健康的作息和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hongxiuz.cn/baike/1463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