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老师的回答:
量子通讯卫星就是通过卫星,连线地面光纤量子通讯网路,形成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讯网路。它具有保密性超强(目前理论上不能破解)、量子传态等特点,是世界通讯发展的方向。
️量子通讯卫星的原理是什么?
张力老师的回答:
量子通讯卫星就是通过卫星,连线地面光纤量子通讯网路,形成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讯网路。它具有保密性超强(目前理论上不能破解)、量子传态等特点,是世界通讯发展的方向。
取名好难的回答:
在量子保密通讯过程中,为了通讯过程中的安全採用「一次一密」的方式加密,即在通讯的加密过程中每一个资讯採用独立的金钥加密,金钥用过一次之后就不在使用,这样的话即使窃密者得到部分的金钥也不能破译其他资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难题就是如何在传送端与接收端共享金钥,如果金钥被窃取,资讯就会被洩露。量子通讯卫星的作用就是将金钥同时传送给传送者与接收者,由于量子力学上的原理,两个金钥完全相同,且如果被窃听就一定会被发现,这样就保证了通讯中的安全性。
所以量子通讯卫星的作用是金钥的分发。
️量子通讯卫星是个什么鬼
love就是不明白的回答:
量子讯号从地面上发射并穿透大气层———卫星接收到量子讯号并按需要将其**到另一特定卫星———量子讯号从该特定卫星上再次穿透大气层到达地球某个角落的指定接收地点。
量子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其主要科学目标是藉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金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金钥网路实验,以期在空间量子通讯实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传态实验,开展空间尺度量子力学完备性检验的实验研究。
金湖三河兄弟的回答:
人类科技已深入到量子之中,可毕竟对量子知之不多,研究没透,科技上的量子时代还未到来。墨子号量子通讯卫星发射上天引来国人心情振奋,光说的好听不行,现在人们到了关注它实际运用效果如何?不光中国人关注,外国人也关注。
万事开头难,在地面量子通讯加密左实验又实验的,到了太空什么情形?事不经不知,运用效果即是不好也不要紧,可以吸取经验再重试,想的和行的是两码事。
中国人在科技上差自信,不相信在尖端科技上有特大的作为,资讯保密在当今世界是令人很头痛的事,潘建伟真能治好这头痛病,还是让这头痛病减轻或减轻一点点。墨子号量子通讯卫星发射上天不知情和不那么知情的人照老例想再进一步,全世界都想用此一密保技术,这就是问题,许多人在关注这个发展的问题,如作罢,相关部门相关人士得有个说法用来安定人心。
️量子通讯卫星是什么鬼
奔跑的窝牛的家的回答:
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目前进展顺利。中国将在第一颗卫星工程顺利发射后,进一步开展研究,到2023年建成全球化的量子通讯卫星网路[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介绍,基于在中国青海湖等地进行的多项成功实验,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主要技术攻关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建造卫星的工作,专案整体稳步推进。
10余年来,中国科学家在量子物理研究领域取得多项引领国际的重大前沿突破,量子通讯更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尖端技术。量子保密通讯技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能确保两地之间金钥分配的绝对安全性,从而保证通讯的绝对安全。在****、金融等资讯保安领域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2023年初,以潘建伟团队为核心的技术队伍,在安徽省合肥市建成了国际上首个规模化的城域量子通讯网路,节点数达到了46个,远远超过国际上已有的同类网路,标誌着大容量的量子通讯网路技术已经取得了关键突破。「量子保密通讯在都会网路上的使用已经基本成熟,」潘建伟说,但要实现广域的量子保密通讯,还需要藉助卫星。潘建伟团队牵头实施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讯并连线地面的城域量子通讯网路,初步构建中国的广域量子通讯体系。
在2014国际量子学术大会上,中国科学家们进一步提出,中国还将开展一系列研究,在首颗卫星发射成功后,发射多颗卫星,到2023年实现亚洲与欧洲的洲际量子金钥分发,届时联接亚洲与欧洲的洲际量子通讯网也将建成。到2023年左右,则将建成全球化的广域量子通讯网路。
️量子卫星就要上天了 解密量子通讯卫星究竟要干啥
热心网友的回答:
量子卫星没有任何好处,只不过是浮躁的所谓专家学着忽悠强国**骗取金钱的工具而已。
大家都知道光量子通讯主要基于量子纠缠态的理论,使用量子**传态(传输)的方式实现资讯传递。根据实验验证,具有纠缠态的两个粒子无论相距多远,只要一个发生变化,不受四维时空的约束,另外一个也会瞬间发生变化,利用这个特性实现光量子通讯。
传统卫星通讯的使用是因为微波无法穿越障碍物,需要在中间无阻碍的空间传输的。
量子通讯既然是不受四维时空的约束就没有必要使用卫星。
热心网友的回答:
深度解析本週最耀眼板块——量子通讯
量子通讯是啥?
1、定义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量子的概念吧。
量子一词来自拉丁语quantus,意为「有多少」,代表「相当数量的某物质」。
它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概念,最早由马克思·普朗克在2023年提出。普朗克假设黑体辐射中的辐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取能量基本单位的整数倍。
后来的研究表明,不但能量表现出这种不连续的分离化性质,其他物理量诸如角动量、自旋、电荷等也都表现出这种不连续的量子化现象。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量子力学、量子光学等成为不同的专业研究领域。
而量子通讯是利用量子相干叠加、量子纠缠效应进行资讯传递的一种新型通讯技术,是物理学和资讯学的交叉产物。
从物理学角度看,量子通讯是在物理极限下利用量子效应现象完成的高效能通讯,从物理原理上确保通讯的绝对安全,解决了通讯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一种全新的通讯方式。
从资讯学角度看,量子通讯是利用量子不可克隆或者量子**传输等量子特性,藉助量子测量的方法实现两地之间的资讯资料传输。
量子通讯中传输的不是经典资讯,而是量子态携带的量子资讯,是未来通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量子通讯与量子理论的关係)↑
量子通讯大致的工作系统
(量子通讯工作系统流程图)↑
2、量子通讯两大核心方案
量子金钥分发(qkd,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量子金钥分发是以量子态为资讯载体,基于量子纠缠关係和量子不可克隆定理,通过量子通道使通讯收发双方共享金钥,是密码学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产物。
其具体做法是用弱相干光源发射光子,因为弱相干光源弱到一定程度,光子会被分离出来,把一个资讯编码在一个光子上,一个光子有着不同的量子态,把光子通过光纤发射过去,接收方接到金钥后进行解码。
现有的量子金钥分发技术可以实现实验室状态下200公里以上的量子通讯,再辅以光开关等技术,可以实现量子金钥分发网路的运用。
(基于qkd的量子通讯保密系统)
本质上说,量子金钥分发其实依旧依託于光纤通讯,而单光子具有不可分割性是量子密码安全性的物理基础。因而量子金钥分发并非颠覆经典通讯,更像是给经典通讯增加了更加安全的量子密码保障。
量子**传态(quantum teleportation)
量子**传态又称量子远端传态或量子离物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的不确定特性,将某个量子的未知量子态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然后将另一个量子製备到该量子态上,而原来的量子仍留在原处。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量子纠缠对的远端关联,通过对其中一个纠缠量子和某一个未知量子态进行一些本地测量,实现这个未知量子态在另一个纠缠量子上再现出来。
量子态传送过程是**的,通讯过程中传输的只是表达量子资讯的「状态」,而并不传输作为资讯载体的量子本身,通讯没有经历空间与时间,不传送任何量子,而是将未知量子态所包含的资讯传送出去。
去年,中科大副校长潘建伟院士的「多自由度量子**传态」研究被评为 2023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之首。
总结一下,量子金钥分发与量子**传态之间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在传送量子态的过程中,光子会经由光纤或自由空间被实际传送到接收方; 后者则不然,纠缠光子对分处两地,量子态在一处消失后,却在另一处被重现,而光子本身却并不被传送。
目前,量子金钥分发已经开始产业化,包括下半年即将完工开通的「京沪干线」,以及沪杭量子通讯干线,陆家嘴量子通讯金融网等。而量子**传态虽然在技术上中国走在美国的前列,但现在仅仅是技术突破,离产业化还尚有距离。
3、量子通讯的特性
量子通讯的特性不可分割性:因为光子具有不可分割性。在单光子发射的情况下,窃听者不可能採用将光子分成两半,一半用于获得金钥,一半传输给接收方的方式避免被发现。
无法克隆性:因为光子是无法準确测量的,所以不能被窃听者複製。窃听者无法通过準确测量光子,克隆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量子获取资讯。
所以说在量子通讯的範畴内,只要窃听者窃取资讯,必定会被发现。
另外,随着计算机(尤其是量子计算机的研製)运算速度不断提高,原来经典的、传统的公开金钥演算法(rsa)受到冲击,相对只能依靠密码长度和複杂性保证安全性的rsa演算法而言,量子通讯可以真正做到「一次一密」,真正实现密码无法破译。
市场空间
量子通讯属于高科技产品,最初的应用主要在军事需求,超高的安全性,因此,得到国防的大力投入,在研究实力方面,军方的量子通讯技术是最高的。随着技术的成熟,量子通讯开始向民用拓展,实现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
《2016-2023年中国量子通讯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报告》中指出,量子通讯在军事、国防、金融等资讯保安领域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不仅可用于军事、国防 等领域的国家级保密通讯,还可用于涉及祕密资料和票据的电信、**、保险、银行、工商、地税、财政以及企业云端储存、资料中心等领域和部门,而技术又相对成熟,未来市场容量极大。
(量子通讯应用範围)
其中在专网市场,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资料,2023年国内专网通讯市场规模约为76.2亿,2012-2023年複合增长率约为14%。
随着量子通讯技术的引入,国家对专网的持续投入加大,我们预期专业无线通讯市场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度增长,保守估计到2023年我国专网通讯行业的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300亿元,(2014-2023年间複合增速为25.66%)。
由于专网市场增量需求中比较大的一块**于量子通讯的渗透于应用,预计到2023年,将有35%的专网市场有望採用量子通讯技术。
因此,在专网市场内,量子通讯的专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5亿左右。
(国内专网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期)
而在公网市场,三大运营商的资本支出主要决定了国内公网投资建设的市场规模。由于4g投资,三大运营商在近两年的资本支出出现一定程度**,合计达4000亿左右。
未来,随着4g投资的结束,以及营改增对于三大运营商的利润压力,其每年资本支出将出现一定程度回落,预计为3500亿左右。若到2023年,在公网市场,量子通讯对于传统通讯的替代率为2.5%,量子通讯在公网市场中的规模将达到70亿元左右。
量子通讯爆发的催化剂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在2023年8月择机发射,将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间量子通讯,初步构建我国广域量子通讯系统,并推动量子通讯在广域网无线加密中的发展。
这将是国际上首次实现星地间量子通讯,初步构建我国广域量子通讯体系,并极大推动广域量子网路发展。
(量子通讯卫星)
而且根据**,在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发射成功后,我国还将发射多颗卫星,到2020 年实现亚洲与欧洲的洲际量子金钥分发,届时联接亚洲与欧洲的洲际量子通讯网也将建成。到2030 年左右,则将建成全球化的广域量子通讯网路。
下半年,京沪干线,杭沪干线和乌镇量子通讯都会网路建成,标誌量子保密城际固网建设逐步。
京沪干线:世界第一条量子通讯保密干线。2023年,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启动「京沪干线」专案,传输距离达2000多公里,途经北京至上海多个城市,主要承载重要资讯的保密传输。
(京沪干线示意图)
杭沪干线:全国第一条量子商用干线。该通讯干线的速度将10倍于光纤量子通讯干线「京沪干线」。
从杭州到上海沿线,**、银行、企业等对资料保密传输需求较高的主体能获取安全性强、保密度高的专线资料服务。
乌镇量子通讯都会网路:「神州量子」公司将在今年建成乌镇量子通讯都会网路,届时,所有落户乌镇的网际网路企业的资料中心都可以用量子通讯网路串联起来,让资料在绝密安全的量子通讯网路里互联互通。同时,乌镇的政务资料将在都会网路内得到技术上最高阶别的保护,乌镇电力系统的运营也将获得都会网路的支援,乌镇的无线城市和智慧城市也将在更安全的网路环境中执行。
(量子保密固网示意图)
未来三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城市群将启动量子通讯都会网路建设,量子保密固网将初步形成全国性覆盖。
(以上内容由飞笛资讯原创)
量子讯号从地面上发射并穿透大气层 卫星接收到量子讯号并按需要将其 到另一特定卫星 量子讯号从该特定卫星上再次穿透大气层到达地球某个角落的指定接收地点。量子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其主要科学目标是藉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金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金钥网路...
量子通讯如何实现安全 长距离 可实用化,是最大的挑战,全世界这一领域的科学家为之奋斗了几十年。最直接的方式是光纤传输。但由于量子很 脆弱 用光纤传输的距离有限 量子通过地面光纤传输的损耗很大,也不能像传统通讯一样进行 讯号放大 光讯号经过外太空的损耗很小,可以扩充套件量子通讯距离。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
量子通讯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资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量子通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量子论和资讯理论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经典通讯较光量子通讯相比,其安全性和高效性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安全性 量子通讯绝不会 洩密 其一体现在量子加密的金钥是随机的,即使被窃取者截获,也无法得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