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宇丶的回答:
(1)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所以丙是第一营养级,乙和丁是第二营养级,甲是第三营养级,戊是第四营养级.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即第一营养级.一年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930×l02×l04=9.3×108kj.
(2)由于乙和丁均为第二营养级,因此该生态系统有两条食物链,它们之间属于竞争关係.如果物种乙灭绝,则物种丁的数量会上升,它会替代物种乙,并且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发生改变,因此最终戊的数量会基本不变.由于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减少,导致营养结构变简单,其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抵抗力稳定性也会降低.
(3)乙和丁是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39.5×102kj/(m2.年),甲是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930×102kj/(m2.年),则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39.5×102)/(930×102)×100%=15%.同理依次可以算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2%,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0%.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丙种群有机物的总质量应有=180÷10%÷12%÷15%=100000kj.
故答案为:
(1)丙 9.3×108kj(2)两条 竞争 基本不变 降低(3)15% 105kj
由图可知,表示动物以植物为食,因此是植物体内的能量流向动物 回表示植物的呼吸答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 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 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 可见a符合...
a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溼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 森林在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 调节气候 净化空气 消除汙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 绿色水库 地球之肺 之称 a错误 b 溼地生态系统是由多水和过溼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 沼泽是典型的溼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佔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 溼地具有净化...
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人类从事农田生产,利用农田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关係,在人工调节和控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农田生产体系。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农田生态系统也是由农田环境因素 绿色植物 各种动物和各种微生物四大基本要素构成的物质迴圈和能量转化系统,具...